[發明專利]配電網運行狀態大數據分析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90616.6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6250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林;董吉超;欒敬釗;吳江寧;朱巖;宋婧儀;張葆剛;李論;遲福有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08 | 分類號: | G01R31/08 |
| 代理公司: | 大連優路智權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49 | 代理人: | 尤理 |
| 地址: | 116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配電網 運行 狀態 數據 分析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配電網運行狀態大數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建立分析系統;步驟二,數據采集與傳輸;步驟三,評估預警;步驟四,數據可視化;步驟五,提供方案;步驟六,結果反饋;本發明相較于現有的配電網運行狀態分析方法,通過采集分析各節點信息和設備環境信息,可以快速有效的對配電網進行故障預警和故障分析,極大的提高了配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發明設計有防誤報功能,可以減少故障誤報,設計有歷史故障數據庫,配合機器學習算法可以提高故障信息的分析速度,設計有解決方案共享平臺,可以提供更加全面準確的故障解決方案,設計有結果反饋環節,可以提高解決方案共享平臺的實時性、先進性和準確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配電網技術領域,具體為配電網運行狀態大數據分析方法。
背景技術
配電網是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配電網的建設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在現有的配電網運行狀態分析方法中,因為數據采集渠道窄,數據集成和處理能力弱,使得數據挖掘變得十分困難,導致分析結果準確性差,且缺少風險預警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配電網運行狀態大數據分析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配電網運行狀態大數據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建立分析系統;步驟二,數據采集與傳輸;步驟三,評估預警;步驟四,數據可視化;步驟五,提供方案;步驟六,結果反饋;
其中上述步驟一中,建立分析系統包括以下步驟:
1)構建歷史故障數據庫,對故障進行分類分級;
2)構建機器學習算法;
3)使用故障數據庫訓練機器學習算法,計算出各類故障的風險指標;
4)根據歷史故障數據庫的故障處理報告,建立解決方案共享平臺;
其中上述步驟二中,數據采集與傳輸包括以下步驟:
1)使用傳感器采集各節點電壓、電流和位置信息;
2)使用監測器采集配電設備內部環境數據;
3)將所采集到的數據信息輸送至監測中心進行整合處理;
其中上述步驟三中,評估預警包括以下步驟:
1)將所接收到的數據通過轉換器進行轉換處理,提取出特征向量;
2)將特征向量輸入機器學習算法;
3)經機器學習算法分析處理后得到對應節點的運行狀態信息;
4)由分析系統自動對配電網的運行狀態進行評估,得到異常狀態信息、故障狀態信息和正常狀態信息;
5)分析系統根據異常節點位置調用鄰進節點狀態信息,對異常節點進行狀態確認,防止誤報;
6)分析系統對故障狀態信息進行分級分類;
其中上述步驟四中,數據可視化包括以下步驟:
1)顯示器將配電網節點和設備的運行狀態信息以圖表的形式顯示;
2)針對異常狀態信息進行預警;
3)針對故障設備和節點的位置信息及故障類型和等級進行分類顯示,并由智能語音播報提醒;
其中上述步驟五中,提供方案包括以下步驟:
1)經管理員確定故障后,系統根具故障類型和故障等級自動定位對應的解決方案,并從解決方案共享平臺上下載解決方案,生成故障報告;
2)監測中心將故障報告通過無線通訊發送給維護人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大連供電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9061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配電網故障定位及預警方法
- 下一篇: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電壓監測裝置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