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齒輪軸的測振表面處理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9962.2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59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余江;陳增金;沈濤;劉譯;王俊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P15/14 | 分類號: | B23P15/14;B23B1/00;B23F5/20;C21D1/18;C21D1/26;C21D9/32;C23C8/20 |
| 代理公司: | 重慶中之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王勇 |
| 地址: | 40226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齒輪軸 表面 處理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齒輪軸的測振表面處理方法,包括鍛件備料、粗車、探傷、半精車、滾齒,再進行滲碳淬火處理,使得測振表面的材質均勻,隨后流轉至磨削階段,對測振帶磨削加工。其中,進行半精車和滾齒時分別將外圓段和齒輪公法線留有余量,隨后便進行淬火、精車、磨削,無需被測工件成品后進行滾壓處理,避免了成型之后的二次傷害,同時降低了成本,不需要采用專門的工裝夾具和昂貴的滾壓刀具(金剛石,合金)。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齒輪軸加工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齒輪軸的測振表面處理方法。
背景技術
齒輪軸指支承轉動零件并與之一起回轉以傳遞運動、扭矩或彎矩的機械零件。一般為金屬圓桿狀,各段可以有不同的直徑。機器中作回轉運動的零件就裝在軸上。
現有齒輪軸測振帶的表面處理主要以冷加工手段為主,以高硬質合金或者特殊形狀金剛石作為成型工具對測振帶進行滾壓處理,使被測齒輪軸表面材質均勻,粗糙度優良。但是也有明顯的缺點,需要在被測工件成品后再進行處理,很容易對成品工件造成二次傷害。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齒輪軸的測振表面處理方法,以解決傳統技術中容易對成品工件造成二次傷害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齒輪軸的測振表面處理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
步驟1:鍛件備料,準備鍛件材料;
步驟2:粗車,車削加工去掉鍛件表面氧化皮及雜物,得到軸體;
步驟3:探傷,對軸體進行超聲波探傷;
步驟4:半精車,對探傷篩選出的無缺陷的軸體進行齒頂圓成品并留外圓段余量,其中根據本齒輪軸輪齒模數大小計算外圓段余量,余量=a,模數=Mn,當模數小于10,余量a=(0.03Mn+0.42)/2,若模數大于等于10,余量a=(0.012Mn+0.6)/2;
步驟5:滾齒:對軸體進行滾齒加工且對齒輪公法線留余量,其中齒輪公法線余量根據本齒輪軸輪齒模數大小計算,余量=a,模數=Mn,當模數小于10,余量a=(0.03Mn+0.42)/2,若模數大于等于10,余量a=(0.012Mn+0.6)/2;
步驟6:滲碳淬火;
步驟7:精車,有磨削要求的單邊留余量0.3mm,其余成品即可;
步驟8:磨外圓,將外圓段磨削成品;
步驟9:磨齒,將齒輪軸輪齒磨削成品。
可選地,鍛件備料時將鍛件加熱至579-675℃,進行退火,要求硬度HB=160-200,抗拉強度不小于760Mpa。
可選地,滲碳淬火時,爐內淬火溫度899-982℃,保溫時間7-8小時,爐內冷卻至802-843℃,直接淬火,淬火后在149-191℃回火,表面含碳量達到0.7%-1.1%。
可選地,滲碳淬火時,對于長徑比大于5的工件,采用懸掛式熱處理;對于長徑比小于等于5的工件采用立式熱處理。
可選地,滲碳淬火時,滲碳層的深度按照TC=(0.15-0.2)Mn,TC=滲碳層深度,Mn=齒輪軸齒輪模數。
可選地,測振帶和軸承位要求粗糙度Ra0.2-Ra0.4,同軸度要求0.005。
可選地,齒輪軸輪齒公法線表面粗糙度Ra0.4。
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未經重慶智展齒輪傳動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996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