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疊片型鋰電池及裝配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9027.6 | 申請日: | 2021-06-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45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4 |
| 發明(設計)人: | 楊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50/528 | 分類號: | H01M50/528;H01M50/54;H01M50/593;H01M50/536;H01M50/176;H01M10/052;H01M10/0585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泰六核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86 | 代理人: | 張立剛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廈門市火炬高新區***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疊片型 鋰電池 裝配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疊片型鋰電池及裝配方法,鋰電池包括殼體、疊片電芯和頂蓋組件,所述殼體具有開口且收容疊片電芯,所述頂蓋組件包括頂蓋板、第一極柱和第二極柱,所述頂蓋板固定于殼體并覆蓋殼體的開口,所述第一極柱上連接有第一引腳,所述第二極柱上連接有第二引腳,所述疊片電芯包括若干疊片簇,每個所述疊片簇由若干正極極片、負極極片以及隔離膜進行交替堆疊而成,每個所述疊片簇上伸出有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所述第一極耳與第一引腳相連接,所述第二極耳與第二引腳相連接。由于采用了疊片式電芯,使得電池尺寸可以做大,更適合高容量單體電池的生產,可以大大降低電池結構件成本,降低總體制造成本,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鋰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疊片型鋰電池及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電池作為新能源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儲能器件,在移動電子設備、電動汽車、儲能等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目前市場上大多采用的是卷繞式工藝,其在小容量電池生產工藝上成熟穩定,效率高,存在著優勢。隨著電池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展,當電池容量要求越高,極片尺寸就越大,卷繞工藝的效率和穩定性就會越差,且卷繞電池在尺寸放大后,其內部一些由于特定結構引起的不良反應也會隨之放大,這些都會對卷繞工藝單體電池容量的提升產生一定的限制。而目前行業內量產單體鋰電池最大容量通常小于500AH,為了滿足容量要求,通常采用多個單體電池組合來使用,這樣電池結構件成本占比較大,且電池制造成本較高、能量密度較低。為此,迫切需要一種更優化的電池結構來滿足大容量方形電池的設計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卷繞式鋰電池所存在的單體電池容量受限的問題,提供一種疊片型鋰電池及裝配方法,通過采用疊片式工藝后,更適合高容量單體電池的生產,可以大大降低電池結構件成本,降低總體制造成本,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疊片型鋰電池,包括殼體、疊片電芯和頂蓋組件,所述殼體具有開口且收容疊片電芯,所述頂蓋組件包括頂蓋板、第一極柱和第二極柱,所述頂蓋板固定于殼體并覆蓋殼體的開口,所述第一極柱上連接有第一引腳,所述第二極柱上連接有第二引腳,所述疊片電芯包括若干疊片簇,每個所述疊片簇由若干正極極片、負極極片以及隔離膜進行交替堆疊而成,每個所述疊片簇上伸出有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所述第一極耳與第一引腳相連接,所述第二極耳與第二引腳相連接。
本發明通過將正極極片、負極極片以及隔離膜進行交替堆疊形成若干疊片簇,并將各疊片簇上的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與頂蓋組件上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對應連接,實現了疊片電芯與頂蓋極柱的電連接,由于采用了疊片式電芯,使得電池尺寸可以做大,更適合高容量單體電池的生產,可以大大降低電池結構件成本,降低總體制造成本,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頂蓋板在面向疊片簇的一側設置有彈性絕緣件。通過設置彈性絕緣件,既可以對頂蓋板與疊片簇之間起到絕緣隔離作用,同時可以有效解決電芯循環過程的膨脹問題。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相對設置且伸入殼體,每個疊片簇位于第一引腳與第二引腳之間,且第一極耳朝向第一引腳、第二極耳朝向第二引腳。如此,使得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相隔較遠,避免電連接短路風險,且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與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連接更加方便。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呈倒L型板狀結構且均包括用于與頂蓋極柱相連的極柱連接部以及用于與電芯極耳相連的極耳連接部。通過采用倒L型板狀結構的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使得極柱連接部在電池高度方向上占用內部空間較小,同時極耳連接部在電池寬度方向上占用內部空間較小,有利于提高電池能量密度。
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所述第一引腳和第二引腳在極耳連接部上對應開有若干通孔,所述疊片簇上的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均能夠伸入通孔內。如此,在進行極耳連接時,將疊片簇上第一極耳和第二極耳伸入通孔后進行折彎與極耳連接部貼合形成面接觸,再將折彎后的第一極耳、第二極耳與極耳連接部進行焊接,極耳連接操作簡單、連接可靠。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902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