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光學介質膜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6517.0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370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仝召民;高權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2B27/14 | 分類號: | G02B2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張影 |
| 地址: | 0300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光學 介質 激光 分光 相干 裝置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光學介質膜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包括透明基底,全反射鏡,介質膜部分反射鏡陣列以及導光棱鏡。一束激光入射至該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首先經過導光棱鏡和透明基底到達全反射鏡,再經過全反射鏡和介質膜部分反射鏡陣列的反射和透射作用,多個子激光束從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的一側出射,該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破壞了激光的相干性且出射的多個子激光束光強相等。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結構簡單且易加工。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光學設計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基于光學介質膜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
背景技術
激光具有高亮度、寬色域、長壽命等優點,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顯示領域。激光的發光光譜線寬很窄,如激光投影顯示中常用的半導體激光二極管,線寬約1-2nm,窄線寬導致激光有很高的相干性,高相干性帶來的散斑問題是制約激光顯示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解決散斑問題的出發點是破壞激光的相干性,使用N個光強相等且非相干的激光束作為光源可將散斑對比度降低至最小值Cmin=1/N1/2。
專利CN 107085314A提出了一種低散斑激光光源以及投影裝置,是將多個獨立的半導體激光器封裝在殼體內,每個半導體激光器產生的激光束互不相干,因此該裝置可以發出低相干性的激光束。
但是,該裝置存在結構復雜,不易加工的缺點。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光學介質膜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基于光學介質膜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所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包括:
透明基底、全反射鏡、介質膜部分反射鏡陣列以及導光棱鏡;
所述全反射鏡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第一表面,所述介質膜部分反射鏡陣列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第二表面,所述導光棱鏡位于所述透明基底的第二表面的邊緣位置;
其中,一束激光入射至所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經過所述導光棱鏡和所述透明基底到達所述全反射鏡,再經過所述全反射鏡和所述介質膜部分反射鏡陣列的反射和透射作用,多個子激光束從所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的一側出射。
優選的,在上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中,所述多個子激光束的光強相等。
優選的,在上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中,所述多個子激光束為非相干的激光束,相鄰兩子激光束之間的光程差大于激光的相干長度。
優選的,在上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中,所述介質膜部分反射鏡陣列為若干個包含單層或多層介質膜的反射鏡,其反射率依次達到或接近(N-1)/N、(N-2)/(N-1)、(N-3)/(N-2)、……、3/4、2/3、1/2和0,其中N為需要分出子激光束的個數。
優選的,在上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中,所述全反射鏡為金屬全反射鏡或介質膜全反射鏡,所述全反射鏡的反射率為100%。
優選的,在上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中,所述導光棱鏡朝向入射激光的一側鍍有增透膜。
優選的,在上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中,入射激光為陣列入射激光。
一種基于光學介質膜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所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包括:兩組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
第一組所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的出射光束作為第二組所述激光分光退相干裝置的入射光束。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實現的有益效果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大學,未經山西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65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