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無線網絡的開鎖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5694.7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949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喻志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友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7C9/00 | 分類號: | G07C9/00;H04B17/318;H04W24/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街道***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無線網絡 開鎖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基于無線網絡的開鎖方法、系統、路由器及存儲介質,該方法包括:檢測與路由器通過無線網絡保持連接的第一終端,并獲取對應的終端連接信息;根據終端連接信息判斷第一終端是否滿足預設的開鎖條件;若是,則向與路由器保持連接的目標門鎖發出開鎖指令,開鎖指令用于使目標門鎖打開。本發明實施例無需用戶記住繁瑣的開鎖密碼,不存在密碼泄露的問題,提高了門鎖系統的安全性,同時無需用戶通過終端進行操作以完成開門,提高了門鎖系統的便捷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安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無線網絡的開鎖方法、系統、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近些年來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各樣的智能設備層出不窮,而智能家居又是近幾年來最火的概念之一,比如大到可以遠程控制的空調和廚房設備,小到可以遠程可視對講的網絡攝像頭等。但其實智能家居的第一道關卡應該是大門上的那一道鎖。在安全技術防范領域,具有防盜功能的電子密碼鎖代替傳統的機械式鎖具,克服了機械式鎖具安全性能差的缺點,使得鎖具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性能上都提高了一大步。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出現了帶有微處理器的智能鎖,它除了具有電子密碼鎖的功能外,還引入了智能化控制的功能,從而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方便性,因而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認可。
但是,目前的智能門鎖一般都可以不用帶鑰匙,而是采用鍵盤輸入密碼的方式開鎖,或者通過指紋開鎖,前者存在密碼難記和容易泄露的問題,后者則存在手指受傷或被污染導致開鎖失敗或者指紋被復制的可能,因此安全性和方便性都有待提升。在此基礎上市場上進一步出現了使用手機APP向智能門鎖發送開鎖密碼進行開鎖的方式,這種方式仍然存在密碼難記和容易泄露的問題,用戶仍然需要耗費時間操作手機APP進行開鎖。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無線網絡的開鎖方法、系統、設備及計算機存儲介質,以實現無時延自動開鎖,無需手動開鎖,方便快捷。
第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無線網絡的開鎖方法,包括:
檢測與路由器通過無線網絡保持連接的第一終端,并獲取對應的終端連接信息;
根據所述終端連接信息判斷所述第一終端是否滿足預設的開鎖條件;
若是,則向與路由器保持連接的目標門鎖發出開鎖指令,所述開鎖指令用于使所述目標門鎖打開。
可選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終端連接信息包括終端識別信息和無線信號強度,所述根據所述終端連接信息判斷所述第一終端是否滿足預設的開鎖條件,包括:
根據所述終端識別信息判斷所述第一終端是否為目標終端;
若是,則根據所述無線信號強度判斷是否滿足信號強度要求;
若是,則確定所述第一終端滿足預設的開鎖條件。
可選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終端識別信息為所述第一終端的物理地址,所述根據所述終端識別信息判斷所述第一終端是否為目標終端,包括:
判斷所述物理地址是否屬于預設的安全地址,若是,則確定所述第一終端為目標終端。
可選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根據所述無線信號強度判斷是否滿足信號強度要求,包括:
根據所述無線信號強度判斷所述第一終端與路由器的實際距離是否小于預設距離;
若是,則查詢所述無線信號強度變化記錄判斷預設時間內實際距離是否是初次小于預設距離,若是則確定所述無線信號強度滿足信號強度要求。
第二方面,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基于無線網絡的開鎖裝置,該系統包括:
終端檢測模塊,檢測與路由器通過無線網絡保持連接的第一終端,并獲取對應的終端連接信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友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友華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569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反硝化濾池
- 下一篇:界面生成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