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將巖石或固體廢渣土壤化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5016.0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84712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05 |
| 發明(設計)人: | 韓元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韓元元 |
| 主分類號: | A01G24/17 | 分類號: | A01G24/17;A01G24/10;A01G24/20;A01G24/30 |
| 代理公司: | 貴陽中新專利商標事務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龍 |
| 地址: | 550002 貴***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巖石 固體 廢渣 土壤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將巖石或固體廢渣土壤化的方法,該方法是先將巖石或固體廢渣進行粉碎,獲得土壤質地的巖石或固體廢渣粉末,粉碎后的巖石或固體廢渣粉末具有保水、保肥和透氣性,能為植物根系生長提供彈性空間,接著由巖石或固體廢渣粉末與具有粘結性及粘附性的粘性土拌和,該粘性土與巖石粉末拌和后能夠粘連巖石或固體廢渣粉末,形成具有孔隙結構的巖石或固體廢渣粉末粘合體,所述具有粘結性及粘附性的粘性土為具有膠質特征的有機物復合土。以解決石漠化地區或固體廢渣不具備土壤特性的問題。本發明屬于石漠化治理或固體廢棄物處理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巖石或固體廢渣土壤化的方法,屬于石漠化或固體廢渣治理領域。
背景技術
目前,石漠化治理,礦渣、建筑垃圾和尾礦等固體廢渣的處理一直都是各自領域最讓人頭疼的難題。
對于石漠化治理,石漠化即土地石質荒漠化,受人為活動及自然因素的破壞和干擾,導致地表土壤被嚴重侵蝕,基巖大面積裸露,土地喪失農業利用價值和生態環境退化的現象。石漠化多發生在石灰巖地區,地表呈現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過程。
目前,石漠化治理措施的困難和不足:①利用封山育林工程,保護現有植被。石漠化地區具有獨特的雙層水文結構,保水保肥能力差,破壞容易,恢復難。用封山育林工程措施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才會有作用,并且脆弱的生態系統很容易被破壞。②實施人工造林營建工程,增加植被覆蓋度。石漠化地區基巖裸露度高,可進行植樹的巖石空隙少,土層瘠薄,樹苗成長緩慢,成活率低。③實施小型水利、水保配套工程,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該方法需要對治理區巖石和土壤進行加大綜合治理力度,大量的采用工程措施,治理投入大,投入與產出效益低。④生活在石漠化地區群眾因生存需要對土地依賴性較強,已經發生石漠化的耕地還在繼續耕種中;同時由于種糧及其補助所得收益遠高于生態效益補償標準,導致毀林開墾、陡坡耕種的現象還時有發生;這與傳統減少耕種等人類活動的石漠化治理方法沖突,實施困難。
對于建筑垃圾治理,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建筑業也同時快速發展,相伴而產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我國建筑垃圾的數量已占到城市垃圾總量的30%-40%。2020年,我國新增建筑面積約300億平方米。目前我國建筑垃圾的主要處理方法是將其填埋地下,且絕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經任何處理,便被運往郊外或鄉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費、垃圾清運費等建設經費,同時清運和堆放過程中的遺撒和粉塵、灰砂飛揚等問題又造成了環境污染,破壞土壤結構、造成地表沉降。
對于尾礦治理,選礦中分選作業的產物中有用目標組分含量較低而無法用于生產的部分稱為尾礦,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礦產品需求大幅增加,礦業開發規模也隨之加大,產生的選礦尾礦數量將不斷增加,而大量堆存的尾礦,給礦業、環境及經濟等造成不少難題。
對于冶煉礦渣治理,冶煉棄渣指冶煉過程中提取鐵、銅、鉛、鋅、銻、錫、鎳等目的金屬后排出的固體廢棄物,在經濟高速發展的過程中,冶金產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越來越多。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需高度重視,通過調查統計,目前廢渣利用率還未達到國家要求的水平。
土壤必須要具備兩重特征:一是柔性特征,即保水、保肥和透氣,為植物根系生長提供彈性空間;二是剛性特征,要能夠“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有了合適的土壤,還要有微生物參與進循環當中,分解營養物質,不斷加強土壤肥力,為植物根系提供基礎的養分。
石漠化驗收以及礦渣、建筑垃圾和尾礦等固體廢渣均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上述兩重特征。不具備保水、保肥和透氣,更是無法給植物根系留下生長空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將巖石或固體廢渣土壤化的方法。
土壤必須要具備兩重特征:一是柔性特征,即保水、保肥和透氣,為植物根系生長提供彈性空間;二是剛性特征,要能夠“抱住”植物根系,維持植物穩定。有了合適的土壤,還要有微生物參與進循環當中,分解營養物質,不斷加強土壤肥力,為植物根系提供基礎的養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韓元元,未經韓元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50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工程滲漏的治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溫度調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