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構建近岸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的裝置及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84647.0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98751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30 |
| 發明(設計)人: | 林浩然;龐云龍;宋文濤;劉正一;范琳;莊龍傳;盧藝;蘇云婷;侯超;張海毅;韓秀敏;梁子涵;吳翰;吳凱鵬 | 申請(專利權)人: | 威海職業學院(威海市技術學院);龐云龍 |
| 主分類號: | A01K61/75 | 分類號: | A01K61/75;A01G33/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李穎;高笑 |
| 地址: | 2642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構建 近岸 多層 生態 漁業 模式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構建近岸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的裝置及構建方法。包括浮漂1,主纜繩2,掛藻繩3,固定鉤4和人工礁體5;主纜繩2的一端與浮漂1固定連接,主纜繩2的另一端通過固定鉤4與人工礁體5固定連接,所述掛藻繩3的中段和所述主纜繩2的遠離人工礁體5的一端固定連接。在投放區域,將所述人工礁體5投放到海水中為海洋生物提供活動空間;將海藻截段,選取生長端的海藻段,將海藻段固定于掛藻繩3上進行海藻的增殖,進而實現近岸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的構建。本發明的方法可增加藻?魚?貝?參的生物量,其結構設計巧妙,充分考慮海藻、魚類、貝類、海參的生活和棲息環境,提高人工礁區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有助于提高近岸生態系統修復成效。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構建近岸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的裝置及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海水養殖迅猛發展的同時帶來了諸多生態環境問題,如養殖尾水偷排亂排,養殖水域環境惡化,富營養化嚴重,赤潮頻發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等一系列問題。2019年,農業農村部等十部委聯合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意見》,加快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我國海水養殖業已從過去追求養殖面積和養殖產量增加,轉向更加注重水產品質量和漁業生態環境。近年來,我國沿海省市相繼探索建立一些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多是投放水泥構筑件、沉船、石塊等構建近岸海洋牧場,不但投資巨大,海域選擇也比較苛刻,亦有改變了原有洋流、沉陷淤積現象越來越普遍的問題。許多人工礁體在設計環節往往只注重恢復某一種或兩種種群生物數量,忽略了生物多樣性及群落結構穩定性的整體考量,投放礁體普遍缺乏涵蓋多種功能生物(如貝、藻、參、魚等)的耦合設計,上述問題嚴重制約水產養殖業向生態型升級。
現有技術中,“獐子島近岸海洋牧場示范區生態修復效果初步研究,(陳勇,田濤,尹增強,劉永虎,陳雷,王剛,2014)”記載了通過投放人工魚礁結合海珍品苗種底播建設并完善了獐子島近岸海洋牧場示范區,近2年內海參密度增加約14%,但是獐子島投礁3年后才開始調查海參密度,連續調查9年,而且從調查數據來看,其前5年的海參密度變化不顯著,從第6年開始海參養殖密度增效顯著,并逐年升高,說明使用該方法提高海參產量,需要5-6年時間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提升海參產量的時間過長。
另外“海州灣人工魚礁養護資源效果初探(張虎等,海洋漁業,2005(01):38-43)”探討了海州灣人工魚礁投放后魚礁區的漁業資源養護情況,海州灣人工魚礁區漁獲量增加62.98%,但是該方法只針對魚類、蝦類和頭足類等效果明顯,對于海參增效不顯著。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構建近岸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的裝置及構建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技術方案為:
一種構建近岸多層級生態漁業模式的裝置,包括浮漂1,主纜繩2,掛藻繩3,固定鉤4和人工礁體5;
所述主纜繩2的一端與浮漂1固定連接,主纜繩2的另一端通過固定鉤4與人工礁體5固定連接,所述掛藻繩3的中段和所述主纜繩2的遠離人工礁體5的一端固定連接;
所述人工礁體5包括空心多邊棱柱6、“附著體”7和底座;
所述空心多邊棱柱6內設置“附著體”7,底座分別位于空心多邊棱柱6底側兩端并與空心多邊棱柱6為一體結構;
所述“附著體”7包括多個長葉片F及多個短葉片C,長葉片F與短葉片C交替設置,長葉片F及短葉片C的長度方向與空心多邊棱柱6的長度方向相同,至少一個長葉片與空心多邊棱柱6的任意一個側面的內表面抵接。
所述空心多邊棱柱6為空心正三棱柱、空心正四棱柱、空心正五棱柱體或空心正六棱柱;
“附著體”7的長葉片F與短葉片C的數量分別與空心多邊棱柱6的側棱數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威海職業學院(威海市技術學院);龐云龍,未經威海職業學院(威海市技術學院);龐云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46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