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多小區大規模MIMO系統中的非授權隨機接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84359.5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2314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琦;方瑩瑩;張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74/08 | 分類號: | H04W74/08;H04L5/00;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科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姚姣陽 |
| 地址: | 21002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小區 大規模 mimo 系統 中的 授權 隨機 接入 方法 | ||
1.一種多小區大規模MIMO系統中的非授權隨機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S1、利用頻率復用模式建立導頻復用機制,使相鄰的小區選擇不同組別導頻、實現導頻正交,包括如下步驟:
S11、設有L個小區,每個小區有N個用戶,導頻總長度為τ,正交導頻共τ個;
S12、將導頻分為α組、則每組的正交導頻個數為τ/α,其中α為導頻復用因子;
S13、令相鄰的α個小區選擇不同組別導頻,使其實現導頻正交;
S2、依據導頻復用因子、小區用戶數、基站天線及每個小區內非沖突用戶的平均個數,計算出每個小區的平均頻譜效率,然后以最大化每個小區的平均頻譜效率為目標,利用迭代優化算法計算出最優導頻長度和用戶隨機接入退避概率,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21、將兩個選擇相同導頻序列的用戶定義為沖突用戶,則每個小區內非沖突用戶的平均個數為
其中,n為激活用戶數目,pb為用戶退避概率;
S22、在每個小區內部進行功率控制,功率控制因子表示為
λ=Pniβlni,
其中,Pni為第i個小區第n個用戶的發射功率,βlni為第l個基站與第i個小區第n個用戶之間的大尺度衰落系數,隨后利用每個小區內非沖突用戶的平均個數,計算出第i個小區的平均頻譜效率為
其中,T為信道想干時間長度,M為基站天線數,T為信道相干時間,為與第i個小區使用相同導頻的小區、即為i小區的同導頻小區,zli為第i個小區的某用戶到第l個基站的大尺度衰落平均值,即zli=E{βlni},ζli為第i個小區的某用戶到第l個基站的大尺度衰落平方平均值,即/其中E為期望算子,P為所有用戶的平均發射功率;
S23、以最大化每個小區平均頻譜效率Si為目標,使用迭代優化算法求解優化問題、得到系統所需的最優導頻長度和用戶隨機接入退避概率;
s.t.1≤τT
0pb≤1
其中,τmax為最優導頻長度,為最優用戶隨機接入退避概率,pb為用戶隨機接入退避概率;
S3、每個用戶根據基站廣播的退避參數進行隨機延遲激活,激活用戶從本小區的導頻池中隨機選擇導頻發送給基站;
S4、基站利用信號強度差異對跨小區沖突用戶進行識別,對于未識別的用戶則判定其接入失敗、等待下一個時隙重新發起接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小區大規模MIMO系統中的非授權隨機接入方法,其特征在于,S23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231、令初始導頻長度τ0=1,初始退避概率最大誤差ε0,迭代變量k=0;
S232、將τ0代入平均頻譜效率的計算公式中,得到Si(τ0)、令C=Si(τ0);
S233、取C的二階泰勒展開式,其頂點橫坐標其中,a為泰勒展開二次項系數,b為泰勒展開一次項系數,即
其中,為第k次迭代的用戶退避概率;若0Q1,則/若Q0,則若Q1,則/其中/表示第k+1次迭代的用戶退避概率;
S234、令k=k+1,重復S233,直至
S235、將和τ0代入平均頻譜效率的計算公式中,得到/若則/τmax=τ0,/
S236、令τ0=τ0+1,重復S233~S235,直至τ0T-1;
S237、最終得到最優用戶隨機接入退避概率以及最優導頻長度τmax。/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4359.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零信任中的應用接入方法、裝置及計算設備
- 下一篇:一種玻璃生產加工用浸泡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