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Faster_RCNN的無人機熱紅外圖像堤壩險情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82705.6 | 申請日: | 2021-06-2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39528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許小華;葉發茂;張秀平;黃萍;高江林;周信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東華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K9/32;G06K9/46;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豐擇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37 | 代理人: | 張榮 |
| 地址: | 33002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西;36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faster_rcnn 無人機 紅外 圖像 堤壩 險情 檢測 方法 | ||
1.基于Faster_RCNN的熱紅外圖像堤壩險情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S1、圖像數據收集:使用圖像收集模塊用于采集堤防無人機巡檢取得的圖像數據,包含有險情以及無險情的熱紅外圖像;
S2、基礎特征提取:使用特征提取模塊將圖像數據進行基本的分類和篩選,剔除無效熱紅外圖像;
S3、圖像處理:利用圖像處理模塊對于熱紅外圖像進行識別和標注,確定訓練集與測試集;
S4、 Faster_RCNN訓練:先將圖像數據保存,然后利用卷積神經網絡提取輸入的熱紅外圖像的特征,此時將保存的圖像數據與卷積神經網絡提取后的數據進行擬合,然后將數據通過候選區域算法生成對于滲漏檢測的建議框,再將建議框與擬合后的數據相結合,構建Faster_RCNN模型并利用Faster_RCNN模型對圖像數據集進行訓練;利用Faster_RCNN模型對圖像數據集進行訓練的具體過程如下:
a. 用卷積神經網絡提取輸入熱紅外圖像的特征,針對小目標特征,feature map的卷積神經網絡由13個卷積層,13個relu層和2個pooling層,通過該卷積神經網絡進行訓練,得到feature map;
b將圖像的RGB顏色信息作為feature map與上一步得到的feature map跨接,得到融合RGB信息的feature map,增加RGB特征層的權重;
c. 通過RPN網絡從包含融合RGB信息的feature map得到建議框的ROIs,并對ROIs進行2分類,判別建議框內容是前景還是背景,留下前景建議框;
d.將建議框ROIs的feature map池化得到與融合RGB信息的feature map 相同尺寸的feature map,并將其與融合RGB信息的feature map合并,再送入分類器,進行分類和回歸模型的構建,計算損失函數,并進行反向傳播,修改權重;
S5、目標檢測識別:目標檢測識別模塊利用訓練好的Faster_RCNN模型對堤壩中的險情區域進行檢測,并判斷是否有險情,以及確定險情的具體位置、大小及置信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aster_RCNN的熱紅外圖像堤壩險情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3具體過程如下:
S3-1.利用圖像處理模塊對于熱紅外圖像進行識別和標注:將特征明顯的熱紅外圖像挑選出來,將其中難以識別或已經檢修后的無效數據剔除,并將選擇挑選后的熱紅外圖像,使用400px * 400px的像素大小對整張的堤壩熱紅外圖像進行分割,然后將分割完成的數據集,使用Labelme軟件標出所有滲漏的特征,使用矩形框進行標注,以“leakage”作為滲漏標識,獲得一組與熱紅外圖像對應的標注集;
S3-2.確定訓練集與測試集:根據樣本的數量,以7:3的比例將訓練樣本分為訓練集和測試集,然后利用Python的os模塊將所有Labelme標注出的.txt格式文件整合為Faster_RCNN可讀取的.json文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東華理工大學,未經江西省水利科學院;東華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2705.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