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石墨包覆材料的連續化生產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1683.1 | 申請日: | 2021-06-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73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海清;劉匡欣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C3/00 | 分類號: | C10C3/00;C10C3/06;C10C3/14;H01M4/587;H01M10/0525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000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石墨 材料 連續 化生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石墨包覆材料的連續化生產方法,包括對原料油進行預熱處理;輸送至預熱器加熱到120?180℃后送入脫水塔中,對原料油進行脫水處理;接著將原料油輸送至下一級預熱器內,加熱后進行第一次減壓精餾,再通過精餾塔塔釜底部的輸送泵分別將餾分輸送至蒸發器、再沸器,將精餾得到的餾分分別輸送至精餾塔中部和精餾塔塔釜上部,經第二次減壓精餾后,產出軟化點100?200℃的瀝青;接著將瀝青輸送至第一個反應釜內進行反應,得到軟化點為120?220℃的瀝青;接著輸送至第二個反應釜內進行反應,得到軟化點為150?240℃的瀝青;最后送至兩個刮膜蒸發器內,得到軟化點為200?280℃的瀝青。本發明實現了連續化的生產,顯著降低了生產成本,可實現產品產業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石墨包覆材料生產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石墨包覆材料的連續化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鋰離子電池作為新一代儲能裝置,具有能量密度大、工作電壓高、循環壽命長、環境污染小、無記憶效應等優點,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儲能裝置之一。
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石墨負極材料具備導電率高、鋰離子擴散系數大、嵌鋰容量高和嵌鋰電位低等特點,在電池比容量、效率、循環壽命、安全性、成本等方面具備綜合優勢,是目前主流的鋰電池負極材料,石墨材料又分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
但現有的石墨包覆材料結焦值低、殘碳含量低、瀝青族組分分布不均,且其制備的工藝復雜,因此,提出一種石墨包覆材料的連續化生產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石墨包覆材料的連續化生產方法,該方法的步驟為:
步驟1:以煤焦油、乙烯焦油、乙烯渣油、乙烯重油或者它們的混合物為原料,對上述原料油進行預熱處理;
步驟2:將步驟1中的原料油輸送至預熱器加熱到120-180℃后送入脫水塔中,對原料油進行脫水處理,將原料油內水分脫除;
步驟3:脫除水分后,將原料油輸送至下一級預熱器內,進一步加熱至260-330℃,加熱后進行第一次減壓精餾,再通過精餾塔塔釜底部的輸送泵分別將餾分輸送至蒸發器、再沸器,通過蒸發器、再沸器將精餾得到的餾分分別輸送至精餾塔中部和精餾塔塔釜上部,經第二次減壓精餾后,產出軟化點100-200℃的瀝青;
步驟4:將步驟3得到的瀝青,輸送至第一個反應釜內進行反應,得到軟化點為120-220℃的瀝青;
步驟5:將步驟4得到的瀝青,輸送至第二個反應釜內進行反應,得到軟化點為150-240℃的瀝青;
步驟6:將步驟5得到的瀝青分別輸送至兩個刮膜蒸發器內,進一步除去產品中的輕組分,改善產品族組分分布,提高瀝青軟化點、結焦值和殘炭,得到軟化點為200-280℃的瀝青;
步驟7:將步驟6得到的瀝青收集后送入造粒機中進行造粒,造粒完成后收集包裝,輸送至成品倉儲存。
優選的,上述步驟1中對上述原料油進行預熱處理時的溫度為50-100℃。
優選的,所述步驟2是在-0.085MPa~-0.092MPa條件下對原料油進行脫水處理。
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第一次減壓蒸餾是在在真空度-0.085MPa~-0.092MPa條件下進行的,所述第二次減壓蒸餾的時間為2-4h。
優選的,所述步驟4中將步驟3得到的瀝青輸送至第一個反應釜內,在-0.092MPa~-0.095MPa真空狀態下進行反應,反應溫度300-375℃,反應1-6h后,得到軟化點為120-220℃的瀝青。
優選的,所述步驟5中將步驟4得到的瀝青,輸送至第二個反應釜內,在-0.092MPa~-0.095MPa真空狀態下進行反應,反應溫度300-375℃,反應1-6h后,得到軟化點為150-240℃的瀝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未經天津北海石化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168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