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681111.3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06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蔣聲東;宋考平;傅良同;陳映赫;皮彥夫;范意雪;姚興;王代剛;陳晉;付虹;郭虎 | 申請(專利權)人: | 黔南民族師范學院 |
| 主分類號: | E21B43/16 | 分類號: | E21B43/16;E21B43/24;B01F27/90;B01F27/808;B01F35/91;B01F101/40 |
| 代理公司: | 鄭州豫原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76 | 代理人: | 吳小傳 |
| 地址: | 558000 貴州省黔南布依*** | 國省代碼: | 貴州;5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快 石油 開采 效率 濃度 調控 裝置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包括調控箱,所述調控箱側壁上設置有進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調控箱頂部固定連接有稀油箱,所述稀油箱底部設置有穿過調控箱壁體固定連接的稀油管,所述調控箱內部設置有配合稀油管使用的擋料件,所述調控箱底部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調控箱側壁上設置有配合攪拌機構使用的蒸汽機構,所述出料管上設置有監(jiān)控件,所述調控箱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柱。本發(fā)明設置有攪拌機構,通過電機帶動攪拌葉進行轉動攪拌,從而可以帶動其周圍的原油進行流動,從而增加了原油的流速,并且調控箱上設置有稀油箱,通過擋油件將稀油均勻拋灑在調控箱內部的原油上,從而降低原油粘稠度,增加原油流速。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石油開采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
背景技術
石油開采方式有自噴采油和機械采油,自噴采油是由于地下含油層壓力較高,憑其自身壓力就可以使原油從井口噴出的采油方式。機械采油則是利用各種類型的泵把原油從井中抽出,目前我國石油開采以機械采油為主。不同的地質情況不同的油品性質采用不同的機械開采方式。對粘度小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小于0.934的原油(稱為稀油),一般用常規(guī)開采。對粘度大于50毫帕斯卡秒,密度大于0.934的原油(稱為稠油),-般用熱力采油,即采用熱蒸汽吞吐、摻稀油及伴熱的采油方式。
以遼河油田為例,氣候寒冷是北方冬季的特征。油質除部分稀油外,大部分油質為稠油和特稠油,由于原油重質成份多,粘度大,相對密度大,在油藏條件下原油幾乎不能流動,無法用常規(guī)的方法開采,給生產(chǎn)和環(huán)境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我們油田采用熱力采油、稀釋、乳化降粘方式開采。稀釋開采:即將定量粘度小的稀油加入稠油中,降低粘度。熱力采油:即蒸汽吞吐、蒸氣驅,就是對油層注入高溫高壓蒸氣,加熱油層里的原油,使原油的升高,粘度降低,增加原油的流動性,推動油層里的原油流向生產(chǎn)井。另外注入蒸氣對油層加熱后,蒸氣變成熱水流動,置換油層里原油滯流空隙。原油受注入蒸汽加熱,其中輕質成分將氣化,烴體積膨脹也會將原油推流到生產(chǎn)井。乳化降粘:即將含有表面活性劑的水溶液混入稠油中,并在油管和抽油管表面上形成親水的潤濕表面。大大降低油流時的阻力,使油能夠正常開采出來。
但現(xiàn)有的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大多采用直接注水的方法來增加原油的流動性,直接注水開采相對效率較低,還對后期的油水分離產(chǎn)生新的工作難度,開采效率不高。且對于原油的流動速率無法直觀的觀察到,導致無法合理的控制原油的流速,從而影響原油的正常開采工作的進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大多采用直接注水的方法來增加原油的流動性,直接注水開采相對效率較低,還對后期的油水分離產(chǎn)生新的工作難度,開采效率不高。且對于原油的流動速率無法直觀的觀察到,導致無法合理的控制原油的流速,從而影響原油的正常開采工作的進行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包括調控箱,所述調控箱側壁上設置有進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調控箱頂部固定連接有稀油箱,所述稀油箱底部設置有穿過調控箱壁體固定連接的稀油管,所述調控箱內部設置有配合稀油管使用的擋料件,所述調控箱底部設置有攪拌機構,所述調控箱側壁上設置有配合攪拌機構使用的蒸汽機構,所述出料管上設置有監(jiān)控件,所述調控箱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柱。
在上述的一種加快石油開采效率的濃度調控裝置中,所述攪拌機構由發(fā)動機架、發(fā)動機、第一錐形齒輪、第二錐形齒輪和攪拌件組成,所述發(fā)動機架固定連接在調控箱底部,所述發(fā)動機設置在發(fā)動機架內部,所述第一錐形齒輪與發(fā)動機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錐形齒輪與第一錐形齒輪嚙合連接,所述攪拌件轉動連接在調控箱內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黔南民族師范學院,未經(jīng)黔南民族師范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111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