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V型傳動帶任意角度自動切邊機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80376.1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618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何德銘;何明陽;周粵棠;湯志峰;何明榆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市蓋達傳動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6D1/08 | 分類號: | B26D1/08;B26D7/14;B26D7/06;B26D7/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08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傳動帶 任意 角度 自動 切邊 | ||
號本發明涉及V型傳動帶任意角度自動切邊機,包括自動送帶裝置、自動帶張緊裝置、傳動裝置、自動切邊裝置、CPU自動控制系統,所述送帶裝置具有將懸掛的一排未切邊的半成品帶依次推送到帶張緊裝置上的結構;所述帶張緊裝置和傳動裝置具有使單條半成品帶張緊且高速旋轉的結構;所述切邊裝置具有在伺服電機控制下自動進刀完成切割規定角度帶邊的結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V型傳動帶的邊角加工由原來的打磨改成自動切割,消除了因打磨造成的粉塵污染,并避免了人為因素對角度加工質量的影響,生產效率大為高,并解決了打磨工序容易造成工傷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橡膠V型帶加工設備,具體是V型傳動帶任意角度自動切邊機。
背景技術
目前,公知的切邊式V型傳動帶加工方法是先進行帶桶加工,再行直切割,后再進行邊角打磨。生產時由人工將半成品帶胚先在切割機上按標準進行分切,后再由人工放在打磨機上進行V帶角度的研磨,要求操作工人技術熟練,人工放帶定位不準確,研磨時容易產生質量缺陷,生產效率低,粉塵污染大,并且容易傷人手。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切邊式V型傳動帶打磨時需人工每次少量進行安裝打磨和對操作工人容易造成傷害,粉塵污染大,生產效率低等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自動切邊機,該自動切邊機能自動準完成角度切割,而且不會產生粉塵,操作簡單。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V型傳動帶任意角度自動切邊機,包括自動送帶裝置、自動帶張緊裝置、傳動裝置、自動切邊裝置、CPU自動控制系統,所述送帶裝置具有將懸掛的一排未切邊的半成品帶依次推送到帶張緊裝置上的結構;所述帶張緊裝置和傳動裝置具有使單條半成品帶張緊且高速旋轉的結構;所述切邊裝置具有在伺服電機控制下自動進刀完成切割規定角度帶邊的結構。
所述的送帶裝置結構為:送帶機架向上豎直連接出可調節伸縮支撐柱,伸縮支撐柱頂部設有向切邊裝置方向水平伸出的掛帶橫桿,該掛帶橫桿有上下兩層,上層懸掛一排半成品帶并且設有逐次向前推進半成品帶的傳動鏈,下層為水平氣缸桿,該氣缸桿在收縮狀態其前端長出上層橫桿的前端,長出部分正好能接住一條半成品帶,伸出狀態正好能將該半成品帶遞送到自動帶張緊轉動裝置的上下兩個帶輪上。
所述傳動鏈靠設置在所述伸縮支撐柱頂部的一調速電機驅動,在傳動鏈的前端部下方設置一碰觸限位開關,當有一條半成品帶從上橫桿前端落下會碰觸到該限位開關,且觸動下層的氣缸桿向前推送該半成品帶,將半成品帶遞送到位,該氣缸接收到另一限位感應信號,縮回。
所述的帶張緊轉動裝置結構為:在豎直機架上部軸承固定水平軸向的主動帶輪,在朝向送帶裝置的機架一側設置豎向滑軌,由氣缸帶動的滑塊置于滑軌中,被動的張緊帶輪通過軸承連接在滑塊上,張緊輪與主動帶輪軸線相平行;在帶輪的內側機架上還設有氣缸帶動的踢帶裝置,以將加工完的V型傳動帶從帶輪上踢掉。
所述的主動帶輪含有驅動套壓輪和驅動套,二者配合設置可滿足不同規格V型傳動帶的加工。
所述的主動帶輪通過通軸及軸承固定在機架上,通軸的另一端固定一同步帶輪并通過同步帶連接驅動電機。
所述切邊裝置包括固定在機架上的滑臺固定座,該固定座上設置可進行三維調節的刀臺,刀臺上設有伺服電機帶動的進刀絲桿組合及固定刀片的結構。
所述的三維調節的刀臺結構為:滑臺固定座上中軸套接滑臺下板、滑臺上板,滑臺下板設有滑道,通過一手輪調節滑臺下板可使切刀架左右滑動,滑臺上板和滑臺下板之間通過螺絲緊固可調節刀架旋轉角度,滑臺上板上設置切刀機構裝盤、縱向進刀基板、進刀導軌滑塊、縱向進刀滑臺板、伺服電機帶動的進刀絲桿組合、刀片、刀片壓蓋。
所述刀片為圓形刀片,可選擇轉或不轉。
所述CPU為PLC控制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市蓋達傳動帶有限公司,未經廣州市蓋達傳動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803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