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及生產線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79982.1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069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02 |
| 發明(設計)人: | 詹強;鄭正順;金科益;向祚鐵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三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8C5/00 | 分類號: | B28C5/00;B28C5/08;B28C7/06;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效 混凝土 生產工藝 生產線 | ||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及生產線。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廢棄骨料依次通過孔徑為20?23mm、12?15mm和4?7mm的篩網篩分處理,并依次得到粒徑大于20?25mm的骨料A,粒徑大于12?15mm的骨料B,粒徑大于4?7mm的骨料C和粒徑小于4?7mm的骨料D;步驟(2),將10?15份骨料A、30?40份骨料B、45?55份骨料C、35?45份骨料D、8?10份填充劑混勻,接著加入9?12份粉料混勻,再加入25?30份混勻,獲得混凝土。其具有使廢棄骨料使用過程后混凝土仍保持較佳的抗壓強度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及生產線。
背景技術
預拌混凝土是指工廠或車間集中攪拌運送到建筑工地的混凝土,其具有工效高、成本低的特點而被推廣。
在預拌混凝土的生產工藝中會產生廢棄混凝土,廢棄混凝土凝固會對環境造成破壞,因此,通常需要對廢棄混凝土清洗后廢棄骨料需回收處理。
針對上述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由于廢棄混凝土的來源不同,廢棄混凝土的廢棄骨料粒徑相差較大,因此廢棄骨料加入混凝土后容易降低混凝土的抗壓強度,因此,還有改善空間。
發明內容
為了使廢棄骨料使用過程后混凝土仍保持較佳的抗壓強度,本申請提供一種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及生產線。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的一種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混凝土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廢棄骨料依次通過孔徑為20-23mm、12-15mm和4-7mm的篩網篩分處理,并依次得到粒徑大于20-25mm的骨料A,粒徑大于12-15mm的骨料B,粒徑大于4-7mm的骨料C和粒徑小于4-7mm的骨料D;
步驟(2),將10-15份骨料A、30-40份骨料B、45-55份骨料C、35-45份骨料D、8-10份填充劑混勻,接著加入9-12份粉料混勻,再加入25-30份混勻,獲得混凝土。
通過對廢棄骨料依次篩分成不同粒徑的骨料A、骨料B、骨料C和骨料D,再通過取特定份數的骨料A、骨料B、骨料C、骨料D共同作為混凝土中的骨料使用,并通過填充劑填充骨料之間的間隙,使得混凝土密實度較佳,使得混凝土的骨架體系較佳,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以及抗開裂性能,從而使得混凝土的強度提高,同時,通過混凝土拌合料中各組分配合,使得混凝土能夠保持一定的流動性,也不易出現泌水現象,有利于混凝土運輸,同時有利于混凝土澆筑后形成結構密實的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獲得較佳的抗壓強度。
優選的,所述填充劑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
不飽和聚酯樹脂100份
聚氨酯35-45份
固化劑1.8-2份
鈷促進劑0.3-0.6份。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加入不飽和聚酯樹脂和聚氨酯作為填充劑的主料,有利于混凝土的彈性提高,混凝土在承受較高的載荷時也不容易開裂,在水泥固化過程中,水泥固化釋放出水化熱,使得混凝土的溫度升高,容易引發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通過不飽和聚酯樹脂、聚氨酯以及水泥三者共同配合,使得混凝土拌合料的抗壓強度和劈裂抗拉強度提高。
優選的,所述不飽和聚酯為雙酚A環氧乙烯基樹脂,所述固化劑為過氧化甲乙酮和過氧化二叔丁基按照質量比為1:(0.8-1)的組合。
通過采用雙酚A環氧乙烯基樹脂和過氧化甲乙酮、過氧化二叔丁基以及鈷促進劑以特定比例配合,水泥固化釋放出水化熱,使得混凝土的溫度升高,容易引發不飽和聚酯樹脂固化,使得混凝土的使得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強度提高,使得混凝土能夠承受較大的載荷而不易開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三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杭州三中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9982.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