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79944.6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27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圳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9/30 | 分類號: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官建紅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顯示 面板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所述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柔性襯底和第二柔性襯底、設于第一柔性襯底面向第二柔性襯底的一側表面的第一偏光子層以及設于第二柔性襯底面向第一柔性襯底的一側表面的第二偏光子層;其中,第一偏光子層包括多個第一液晶分子,第二偏光子層包括多個第二液晶分子,第一液晶分子與第一柔性襯底之間沿第一方向形成有第一夾角,第二液晶分子與第二柔性襯底之間沿第一方向形成有第二夾角。本發明通過設置內嵌的第一偏光子層和第二偏光子層,可以減小顯示面板的厚度,通過采用第一柔性襯底和第二柔性襯底作為基材,不僅可以提高顯示面板的柔性,還可以作為配向膜使用,進一步降低顯示面板的厚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顯示面板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顯示技術行業的不斷發展,柔性顯示屏技術成為主要的發展趨勢,將顯示區彎折,甚至是折疊,成為當前設計的熱點。
現有的可折疊的柔性顯示面板是采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實現的。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顯示器)技術還無法實現可折疊。LCD是陣列基板和彩膜基板通過框膠封裝成的液晶顯示器。LCD顯示屏的上下表面一般都設置有偏光片,帶上下偏光片的LCD顯示屏的厚度一般超過100微米,不利于彎曲和折疊,且在折疊過程中容易出現膜層剝離或破裂問題。故,有必要改善這一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用于解決現有技術的LCD顯示屏由于上下表面均設置有偏光片,導致整個顯示裝置太厚,在彎折過程中容易出現膜層剝離或破裂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柔性襯底和第二柔性襯底、設于所述第一柔性襯底面向所述第二柔性襯底的一側表面的第一偏光子層以及設于所述第二柔性襯底面向所述第一柔性襯底的一側表面的第二偏光子層;其中,所述第一偏光子層包括多個第一液晶分子,所述第二偏光子層包括多個第二液晶分子,所述第一液晶分子與所述第一柔性襯底之間沿第一方向形成有第一夾角,所述第二液晶分子與所述第二柔性襯底之間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有第二夾角。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夾角與所述第二夾角不相等。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偏光子層和所述第二偏光子層中均摻雜有染料。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染料為偶氮類染料或蒽醌類染料。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偏光子層和所述第二偏光子層的厚度均大于或等于3微米且小于或等于50微米。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柔性襯底包括第一柔性子層和設于所述第一柔性子層和所述第一偏光子層之間的第二柔性子層,所述第二柔性襯底包括第三柔性子層和設于所述第三柔性子層和所述第二偏光子層之間的第四柔性子層,其中,所述第一柔性子層和所述第二柔性子層之間、所述第三柔性子層和所述第四柔性子層之間均設置有水氧阻隔層。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第一偏光子層面向所述第二偏光子層的一側表面、所述第二偏光子層面向所述第一偏光子層的一側表面均設置有所述水氧阻隔層。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水氧阻隔層的材料為有機介電材料。
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顯示面板中,所述顯示面板還包括設于所述第一偏光子層面向所述第二偏光子層的一側的薄膜晶體管層、設于所述第二偏光子層面向所述薄膜晶體管層的一側的彩色濾光層以及設于所述薄膜晶體管層和所述彩色濾光層之間的液晶分子層。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994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