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鋰電池入殼和頂蓋焊接模塊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79116.2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999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鄭皓宇;楊榕杉;林華;張寧輝;葉蓁;吳聰苗;朱有治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10/058 | 分類號: | H01M10/058;H01M10/04;H01M50/169;B23K37/00;B23P2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華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孫立波 |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廈門市廈門火炬高新***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鋰電池 頂蓋 焊接 模塊 | ||
1.一種鋰電池入殼和頂蓋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物流線,所述第一物流線上傳輸包膜后電芯;
工作區,所述工作區設在所述第一物流線的下游,并且所述工作區包括:
第二物流線,所述第二物流線上設有電芯入殼工位;
第三物流線,所述第三物流線設在所述第二物流線的下游,并且所述第三物流線上設有頂蓋壓裝入殼工位和頂蓋鋁殼焊接工位;
第四物流線,所述第四物流線設在所述第三物流線的下游,并且所述第四物流線上設有焊接軌跡長邊輥壓整形工位和焊接軌跡短邊輥壓整形工位;
第一轉運機構,所述第一轉運機構在所述第一物流線和所述電芯入殼工位之間可旋轉設置;
第二轉運機構,所述第二轉運機構在所述第二物流線和所述頂蓋壓裝入殼工位之間可旋轉設置;
第三轉運機構,所述第三轉運機構在所述頂蓋鋁殼焊接工位和所述焊接軌跡長邊輥壓整形工位之間可旋轉設置;
下料工位,所述下料工位設在所述焊接軌跡短邊輥壓整形工位的下游;
第四轉運機構,所述第四轉運機構在所述焊接軌跡短邊輥壓整形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之間可旋轉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絕緣電阻測試工位,所述絕緣電阻測試工位設在所述第二物流線上且位于所述電芯入殼工位的下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第一不良品帶,所述第一不良品帶設在所述第二物流線和所述第三物流線之間,并且基于所述絕緣電阻測試工位的反饋,所述第二轉運機構將所述第二物流線上入殼后的電芯轉運至所述第一不良品帶或所述頂蓋壓裝入殼工位。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臺階檢測工位,所述臺階檢測工位設在所述第三物流線上頂蓋壓裝入殼工位和所述頂蓋鋁殼焊接工位之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第二不良品帶,所述第二不良品帶設在所述第三物流線和所述第四物流線之間,并且基于所述臺階檢測工位的反饋,所述第三轉運機構將所述第三物流線上焊接后的電芯轉運至所述第二不良品帶或所述第四物流線。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進一步包括:
焊后外觀檢測工位,所述焊后外觀檢測工位設在所述焊接軌跡短邊輥壓整形工位的上游;
第三不良品帶,所述第三轉運機構在所述頂蓋鋁殼焊接工位、所述焊后檢測工位、所述焊接軌跡長邊輥壓整形工位和所述第三不良品帶之間可旋轉設置,并且基于所述焊后外觀檢測工位的反饋,所述第三轉運機構將所述焊后檢測工位的檢測后電芯轉運至所述第三不良品帶或所述焊接軌跡長邊輥壓整形工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流線和所述第三物流線分布在一條直線上。
8.根據權利要求1-7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包括兩個所述工作區,所述兩個工作區對稱分布。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流線設在所述兩個工作區上游的中間區域。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工位設在所述兩個工作區下游的中間區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廈門海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9116.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