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磷酸根離子的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77304.1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60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9 |
| 發明(設計)人: | 楊華林;周玉;張興平;馬麗圓;肖垚;方華娟 | 申請(專利權)人: | 長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1/64 | 分類號: | 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智嘉聯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徐小洋 |
| 地址: | 434023***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磷酸 離子 檢測 方法 | ||
1.一種磷酸根離子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不同已知濃度的磷酸鹽溶液分別加入到含有銅離子的緩沖溶液中形成多組磷酸根-銅離子混合液;
S2、將G-四鏈體DNA、 KCl和卟啉分別添加至步驟S1得到的多組所述磷酸根-銅離子混合液中并檢測615nm處的熒光值;所述卟啉為N-甲基卟啉二丙酸Ⅸ;
S3、根據磷酸根離子的濃度與對應的熒光值建立線性關系;
S4、向待測液中加入含有銅離子的緩沖液重復步驟S1-S2測得615nm處的熒光值,并結合線性關系得到所述待測液中磷酸根離子的濃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不同已知濃度的磷酸鹽溶液中磷酸鹽的濃度分別為:0、0.01μM、0.05μM、0.1μM、0.2μM、0.4μM、0.6μM、0.8μM、1.0μM、1.2μM、1.4μM、1.6μM、1.8μM、2.0μM、2.5μM和3.0μ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3中,建立的所述線性關系為Y= 83717 + 1.167×106 X,R2 = 0.996,其中,Y表示熒光值,X表示磷酸根離子的濃度。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所述緩沖溶液為HEPES緩沖液。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將不同已知濃度的所述磷酸鹽溶液分別加入到所述含有銅離子的緩沖溶液中在20-25℃下反應得到多組所述磷酸根-銅離子混合液。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中,在20-25℃下反應1-2小時得到多組所述磷酸根-銅離子混合液。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1之前還包括獲取含有銅離子的緩沖溶液中的最佳銅離子濃度。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獲取所述最佳銅離子濃度的具體步驟包括:設置不同濃度梯度的銅離子溶液,然后向不同濃度的銅離子溶液中分別添加相同量的N-甲基卟啉二丙酸Ⅸ和G-四鏈體DNA到銅離子溶液中,充分混合并反應完全,之后用熒光分光光度計掃描550-700nm的熒光發射光譜,激發波長為399nm,根據銅離子濃度變化與熒光信號變化的關系得到最佳銅離子濃度。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2中,所述G-四鏈體DNA的序列為:5’-GTGGGTCATTGTGGGTGGGTGTGG-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長江大學,未經長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7304.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