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速棒材尾鋼長度優化控制裝置及優化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77128.1 | 申請日: | 2021-06-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94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12 |
| 發明(設計)人: | 李羅扣;閆志文;陳虎明;其他發明人請求不公開姓名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00 | 分類號: | B21B37/00;B21B38/00;B21B15/00;B21B1/18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維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茹牡花 |
| 地址: | 046031 ***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速 棒材尾鋼 長度 優化 控制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棒材尾鋼長度優化控制裝置及優化方法。目的是解決現有的尾鋼長度控制裝置容易發生堆鋼事故以及鋼坯成材率低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為:一種高速棒材尾鋼長度控制裝置,在第一粗鋼軋機和第二粗鋼軋機之間增設了尾鋼熱檢儀和控制系統,高速棒材尾鋼長度的優化方法,步驟如下:1)測定尾鋼熱檢儀至倍尺剪前熱檢儀之間的軋件長度;2)計算得到軋件的總長度;3)確定倍尺長度;4)確定定尺長度;5)確定最小尾鋼長度;6)得到實際尾鋼長度;7)確定尾鋼優化條件;8)確定實際優化支數;9)計算得到優化后的尾鋼長度;本發明保證了尾鋼長度大于設定的最低尾鋼長度,避免堆鋼事故發生的同時,減少了通尺量的產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軋鋼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速棒材尾鋼長度優化控制裝置及優化方法。
背景技術
當前在高速棒材生產線中,尾鋼長度控制方式主要是:當尾鋼經過倍尺剪前熱金屬檢測器,PLC系統根據熱檢下降沿信號,判斷為最后一支倍尺,同時對比最后一支倍尺的實際長度和系統內人為設定倍尺長度,如果最后一支倍尺長度小于設定長度,則前擺桿不動、倍尺飛剪不剪切,如果大于設定長度,則前擺桿擺動、倍尺飛剪執行剪切,這種控制方式是一種被動控制方式,只能解決最后一支倍尺的實際長度大于設定倍尺長度情況,可以避免出現很短的尾鋼,但存在以下缺點:
1)當尾鋼長度小于飛剪前夾送輥至飛剪后夾送輥的距離時,會出現尾鋼不能上冷床而留在中間導槽內的情況,造成下一支鋼過來時發生堆鋼事故;
2)當尾鋼長度等于倍尺剪前熱檢至倍尺飛剪的距離時,因精軋機與飛剪前夾送輥之間的張力消失,最后一支倍尺脫離精軋機時升速造成軋件在倍尺飛剪處起套,導致倍尺飛剪剪不斷軋件而發生堆鋼事故;
3)當最后一支倍尺優化剪切后,尾鋼和上一支倍尺(小于等于設定倍尺長度)經冷剪定尺剪切后,均會產生一支通尺,即每支鋼坯軋制后產生兩支通尺,影響成材率指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的尾鋼長度控制裝置容易發生堆鋼事故以及鋼坯成材率低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高速棒材尾鋼長度優化控制裝置及優化方法。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高速棒材尾鋼長度優化控制裝置,包括第一粗鋼軋機、第二粗鋼軋機、精軋末架軋機、倍尺剪前熱檢儀、飛剪前夾送輥、倍尺飛剪、尾鋼校對熱檢儀、第一夾送制動輥和第二夾送制動輥,所述第一粗鋼軋機、第二粗鋼軋機、精軋末架軋機、倍尺剪前熱檢儀、飛剪前夾送輥、倍尺飛剪從左向右依次排列設置,所述第一夾送制動輥和第二夾送制動輥設置在倍尺飛剪的右側,所述尾鋼校對熱檢儀設置在倍尺飛剪和第一夾送制動輥之間,還包括尾鋼熱檢儀和控制系統,所述尾鋼熱檢儀設置在第一粗鋼軋機和第二粗鋼軋機之間;
所述控制系統包括主控模塊和高速計數模塊,所述尾鋼熱檢儀、倍尺剪前熱檢儀和尾鋼校對熱檢儀的輸出端與高速計數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高速計數模塊的輸出端與主控模塊的輸入端連接,所述主控模塊的輸出端分別與第一粗鋼軋機、第二粗鋼軋機、精軋末架軋機、飛剪前夾送輥、倍尺飛剪、第一夾送制動輥和第二夾送制動輥的輸入端連接;
使用高速棒材尾鋼長度控制裝置進行的高速棒材尾鋼長度優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測定尾鋼熱檢儀至倍尺剪前熱檢儀之間的軋件長度:
測量倍尺飛剪到尾鋼校對熱檢儀之間的距離L5和軋件通過L5所用的時間t1,計算得出軋件的實際移動速度v=L5/t1;
軋件通過尾鋼熱檢儀信號消失時開始計時,直到倍尺剪前熱檢儀的信號消失時結束計時,測量得到軋件經過尾鋼熱檢儀至倍尺剪前熱檢儀的移動時間t2,根據秒流量相等的原則,計算得出尾鋼熱檢儀至倍尺剪前熱檢儀之間的軋件長度L1=v×t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未經首鋼長治鋼鐵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712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