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74047.6 | 申請日: | 2021-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0750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15 |
| 發明(設計)人: | 陳赟;解達承;李小良;陳瑜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亞訊鴻達技術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08 | 分類號: | H04L29/08;H04L12/4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黃娟 |
| 地址: | 100085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vpn 復合 接入 ip 架構 通信 系統 | ||
一種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包括用于整合、計算、管理以及存儲通信系統收發的數據信息的云計算模塊、用于對企業物品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以及管理的物聯網模塊、用于對通信系統接收到的媒體信息進行交換和控制的多媒體通訊模塊、用于對通信系統接收到的企業運營數據分析以及統計的大數據模塊、用于對通信系統接收到的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分析的圖像智能分析模塊以及用于供通信系統進行數據傳輸通訊模塊。本發明提供的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實現了企業通信網絡與計算機局域網的深度融合,更好的保證融合企業通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
背景技術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改變著我國傳統經濟結構和社會秩序,企業所處的不在是以往物質經濟環境,而是以網絡為媒介、客戶為中心,將企業組織結構、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緊密相連在一起的信息經濟環境。信息帶動管理的轉變對企業成長有著全方位影響,它將徹底改變企業原有經營思想、經營方法、經營模式,通過業務模式創新、產品技術創新,或對各種資源加大投入,借助信息化提供強有力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實現,其成功的關鍵是企業不同成長階段與信息化工具的有機結合。
企業在日常辦公時,需要使用企業管理信息通信系統,每天都需要進行大量的數據收發,但是現有的企業管理信息通信系統延時性高以及傳輸速率低,且存在安全隱患,無法滿足企業對企業管理信息通信系統的需求。
發明內容
(一)發明目的
為解決背景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本發明提供的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實現了企業通信網絡與計算機局域網的深度融合,更好的保證融合企業通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大大降低了通信系統中數據傳輸時的延時性,提高了數據傳輸的速率。
(二)技術方案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5G及VPN復合多源接入IP架構的通信系統,包括云計算模塊,用于整合、計算、管理以及存儲通信系統收發的數據信息;
物聯網模塊,用于對企業物品智能化識別、定位、跟蹤、監控以及管理;
多媒體通訊模塊,用于對通信系統接收到的媒體信息進行交換和控制;
大數據模塊,用于對通信系統接收到的企業運營數據分析以及統計;
圖像智能分析模塊,用于對通信系統接收到的圖像信息進行處理分析;
通訊模塊,用于供通信系統進行數據傳輸;其中,通訊模塊包括5G網絡模塊和VPN網絡模塊。
優選的,通信系統應用于扁平的IP網絡。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術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通信系統能夠提供企業通信錄、文字短消息、語音信箱、電話錄音以及黑白名單限呼等全新云端業務,為企業員工提供差異化以及精細化的語音業務;語音終端作為特殊的網絡終端,與計算機終端共享企業局域網以及互聯網IP傳輸資源,逐步實現通信線網以及計算機局域網全面融合;減少乃至取消傳統外線銅線電纜的維護維修等工作;
本發明提供的通信系統更好的保證企業通信專網、調度通信網絡、計算機網絡的安全穩定運行,全面提升通信專網整體水平,實現企業通信、網絡以及自動化等設備統一維護管理;
本發明提供的通信系統提升了系統資源配置的合理性以及可用性,提高了整個系統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另外,本發明提供的通信系統實現了企業通信網絡與計算機局域網的深度融合,更好的保證融合通信系統的安全穩定運行,保證企業行政通信專網、調度通信專網以及計算機局域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大大降低了通信系統中數據傳輸時的延時性,提高了數據傳輸的速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亞訊鴻達技術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北京亞訊鴻達技術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404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