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冷鏈物流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73574.5 | 申請日: | 2021-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402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徐冀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火狐星云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8G18/12 | 分類號: | C08G18/12;C08G18/34;C08G18/40;C08G18/42;C08G18/48;C08G18/66;C08G18/32;C08L7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韜法業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3 | 代理人: | 朱麗華 |
| 地址: | 100000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物流 改性 聚氨酯 保溫材料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冷鏈物流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為氣凝膠改性聚氨酯材料,所述氣凝膠改性聚氨酯材料中氣凝膠的體積占比為10~6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凝膠改性聚氨酯材料中氣凝膠的體積占比為40~5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凝膠改性聚氨酯材料的導熱系數低于0.015W/m·K。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為:在具有氮氣保護的反應容器中加入原料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和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于溫度70~90℃,不斷攪拌下反應1~3h,再加入原料二羥甲基丙酸和聚環氧丙烷二醇,繼續反應1~3h后,降溫至50℃,再加入丙酮和與所述原料總和體積比為1:1~5的氣凝膠粉末,采用脈動攪拌方式,在攪拌速率160r/min~600r/min的高速攪拌下充分攪拌1~3h,得到預聚體;再將所得到的預聚體在高速剪切下,加水乳化,加乙二胺擴鏈,最后減壓去除丙酮,即得到所述氣凝膠改性聚氨酯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中原料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的體積比為1~2:1,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的體積比為2~3:1,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聚環氧丙烷二醇的體積比為0.5~1:1,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二羥甲基丙酸的體積比為5~6:1。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中丙酮的加入量為原料總和體積比的15~30%,水乳化步驟中水的加入量為所得到的預聚體的體積的10~30%,乙二胺擴鏈步驟中乙二胺的加入量為所得到的預聚體的體積的10~30%。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凝膠粉體的導熱系數≤0.011W/m·K,表面積≥1250m2/g,孔隙率≥99%。
8.一種用于冷鏈物流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為:在具有氮氣保護的反應容器中加入原料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和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于溫度70~90℃,不斷攪拌下反應1~3h,再加入原料二羥甲基丙酸和聚環氧丙烷二醇,繼續反應1~3h后,降溫至50℃,再加入丙酮和與所述原料總和體積比為1:1~5的氣凝膠粉末,采用脈動攪拌方式,在攪拌速率160r/min~600r/min的高速攪拌下充分攪拌1~3h,得到預聚體;再將所得到的預聚體在高速剪切下,加水乳化,加乙二胺擴鏈,最后減壓去除丙酮,即得到所述氣凝膠改性聚氨酯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備方法中原料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聚已二酸丁二醇酯多元醇的體積比為1~2:1,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四氫呋喃聚醚多元醇的體積比為2~3:1,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聚環氧丙烷二醇的體積比為0.5~1:1,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與二羥甲基丙酸的體積比為5~6:1;
所述制備方法中丙酮的加入量為原料總和體積比的15~30%,水乳化步驟中水的加入量為所得到的預聚體的體積的10~30%,乙二胺擴鏈步驟中乙二胺的加入量為所得到的預聚體的體積的10~30%。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改性聚氨酯保溫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凝膠粉體的導熱系數≤0.011W/m·K,表面積≥1250m2/g,孔隙率≥9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火狐星云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北京火狐星云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357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