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四足輪式可變形全方位移動機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71104.5 | 申請日: | 2021-06-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109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3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光榮;盧華風;張彥琦;冉涪馨;張家樂;王向陽;王遠航;孟慶宇;郭盛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2D57/02 | 分類號: | B62D57/02;B62D57/03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誠輝律師事務所 11430 | 代理人: | 楊帥峰;岳東升 |
| 地址: | 100044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輪式 變形 全方位 移動 機器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四足輪式可變形全方位移動機器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機器人的總體結構由車體(1),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腿足支鏈(2-1、2-2、2-3、2-4)構成;其中,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腿足支鏈(2-1、2-2、2-3、2-4)的近體電機(3-1)分別與車體(1)上呈90度排布的支撐座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四條腿足支鏈的結構均一致;
每條腿足支鏈的近體電機(3-1)出軸的軸線方向垂直于車體(1)上下表面,通過虎克鉸式支架(4)連接連接電機(3-2)的出軸軸線與近體電機(3-1)的出軸軸線,兩條出軸軸線在空間垂直;第一固定支架(5-1)與連接電機(3-2)固定在一起,其A孔與末端電機(3-3)的出軸機械固定在一起;第二固定支架(5-2)與末端電機(3-3)通過螺栓緊固,同時安裝有多功能足端(6);
所述機器人通過控制電機轉角,使所述機器人工作在輪式狀態與足式狀態;機器人沒有正反面、前后側和左右側之分,除可在足式狀態實現傳統的全方位四足行走功能外,還可變形成雙輪式和球式進行滾動行進;其雙輪式具有兩種不同的狀態:即對側抱環輪式模式與單側抱環輪式模式;雙輪式和球式通過節律改變電機轉角,可實現不同滾動速度控制和轉向控制;
機器人控制架構由輪足運動切換、足式運動和輪式運動三大模塊組成;足式運動由靜動步態選擇、姿態感知、步態規劃、運動結算和驅動控制組成;輪式運動由輪式模式選擇、姿態感知、轉向控制、速度控制和驅動控制組成;
其中,輪式模式選擇中,按相鄰兩條腿足支鏈配對方式,有兩種模式;按腿足支鏈上翻和下翻方式,有兩種模式;按變形姿態方式,有對側抱環輪式模式、單側抱環輪式模式和球式三種模式;因此,共有十二種輪式模式;
姿態感知由安裝在車體(1)上的姿態傳感器測得,由車體的橫滾角、俯仰角、偏航角(α,β,γ)組成;
轉向控制以單側抱環輪式模式為例,已知期望的和實際偏航角分別為γd,γ,由于雙輪式,整體轉速一樣,只可以通過雙輪半徑差異進行轉向,且雙輪半徑差異越大轉彎越快,雙輪半徑的大小主要由四條腿足支鏈上的連接電機(3-2)決定,則可設計小車轉向控制器為
左轉:
右轉:
其中,θ0為雙輪剛好為一個整圓時四條腿足支鏈上的連接電機(3-2)的驅動角度;kγ>0為轉向控制調節因子,用來控制拐彎速度的快慢,kγ越大拐彎速度越快;分別為要實現期望偏航角γd時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腿足支鏈(2-1、2-2、2-3、2-4)的連接電機(3-2)的驅動角度;
速度控制通過姿態感知中的俯仰角β所在的區間,實時控制雙輪半徑的變大變小實現,已知期望的速度分別為vd,kv>0為速度控制調節因子,i=1,2分別為要實現期望偏航角γd時第一和第二腿足支鏈(2-1、2-2)的連接電機(3-2)的驅動角度,設定同時實現期望偏航角γd和期望速度vd的第一和第二腿足支鏈(2-1、2-2)的連接電機(3-2)的驅動角度分別為θ2-i,i=1,2,當第一、第二腿足支鏈(2-1、2-2)開始觸地時,具體的速度控制器設計為
當第三、第四腿足支鏈(2-3、2-4)開始觸地時,具體的速度控制器設計方法相同;其他輪式模式控制器設計與以上步驟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7110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