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納米管改性阻燃性水性聚氨酯涂料與膠黏劑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69677.4 | 申請日: | 2019-12-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622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段寶榮;王全杰;王輝強;唐志海;王琦研;王雪;刁屾;仇同濟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9D175/08 | 分類號: | C09D175/08;C09D175/06;C09D129/04;C09D5/18;C09D7/61;C09D7/62;C09D7/63;C09D7/65;C09J175/08;C09J175/06;C09J129/04;C09J11/04;C09J11/06;C09J1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濟緯天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馬國冉 |
| 地址: | 264005 山東省煙臺市***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納米 改性 阻燃 水性 聚氨酯 涂料 膠黏劑 制備 方法 | ||
1.碳納米管改性阻燃性水性聚氨酯涂料或膠粘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制備改性導熱填料,室溫下將質量比為1:(2~4):(1~2):(0.5~0.8)的偶聯劑、去離子水、單寧酸、氮化硼納米片混合并水解30~40min,得水解產物A;將所得水解產物A加入80~90℃的高速混合機中繼續混合30~40min,冷卻出料、真空干燥,制得改性導熱填料;
(2)、制備A組分,將聚合物多元醇和改性導熱填料按照質量比(4~5):1混合,先超聲1~2.5h再在100~110℃下減壓脫水1~2h,制得A組分;
(3)、制備涂料與膠粘劑:于50~60℃下將A組分、異氰酸酯和二月桂酸二丁基錫按照質量比(2.5~3.0):1:0.02在60~80r/min的轉速下反應40~50min,再升溫至75~85℃繼續反應1~3h,加入改性劑0.1~0.2倍、多元醇擴鏈劑0.21~0.32倍、交聯劑0.02~0.04倍、填料聚合鏈0.02~0.05倍和水1.2倍在80~90℃繼續反應1~2h,制得聚氨酯A,在所得聚氨酯A中再加入增粘劑0.04~0.06倍,混合均勻后制得聚氨酯乳液,則為碳納米管改性阻燃性聚氨酯涂料或膠粘劑;
所加入改性劑、多元醇擴鏈劑、交聯劑、填料聚合鏈和水的倍數均以異氰酸酯的重量為基準;
所述改性劑的制備方法:將羥基化碳納米管0.1g、聚乙烯醇 20~30g、兒茶素為4g-60g中加入水70—80g,于60~80℃下攪拌反應1-3h,再加入丁內酯2~3g、1,2-二溴丙烷0.4~0.6g和5g丙酮,于40~60℃下攪拌反應1-2h,噴霧干燥,得改性劑;
所述羥基化碳納米管的制備方法為:取1.1~1.5g碳納米管和280~320 mL濃硫酸和濃硝酸體積比為2:1的混酸加入到500 mL燒瓶中,反應溫度為65~75℃,在超聲功率為200W、超聲頻率為40KHz的超聲波清洗器中冷凝回流2~4 h;然后轉移到燒杯中用250g去離子水稀釋,用直徑為0.2 μm的微孔濾膜抽濾,去離子水反復洗滌直至中性;最后將抽濾后的碳納米管在105℃下烘干,研磨至粉末狀備用,即得羥基化碳納米管;所述的碳納米管為化學氣相沉積法生產的單壁碳納米管,直徑2nm,管長100μm,純度99.5wt%,無定形碳雜5%,灰份雜質3wt%,比表面積700m2 /g;
所述填料聚合鏈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納米碳化硅9-16g在105℃下真空干燥,將納米碳化硅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40g中30~60℃下超聲分散30~45min,制得溶液A;
(2)、將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20-24g、聚乳酸16-20g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40g中,制得溶液B,
(3)、將納米銀、1,5-萘二磺酸、5-羥甲基糠醛按照1:20:50~80比例于50~70℃下攪拌1~2h,制得溶液C,所述納米銀重量是納米碳化硅重量的1/100;
(4)、將溶液B逐滴滴加到溶液A,再往溶液A中加入溶液C,50~60℃下攪拌反應2~3h,制得填料聚合鏈;所述偶聯劑為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單烷氧基鈦酸酯偶聯劑中的一種或兩種;
所述聚合物多元醇為聚四氫呋喃醚二醇和聚碳酸酯二醇的任意一種;
所述多元醇型擴鏈劑為新戊二醇、一縮二乙二醇、1,4-丁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和聚己二酸己二醇酯二醇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異氰酸酯為TDI、MDI和PAPI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交聯劑為環氧丙烷聚醚三元醇或者CX-100交聯劑;
所述增粘劑為松香樹脂、氫化松香樹脂、萜烯樹脂和C5石油樹脂中的一種或幾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大學,未經煙臺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9677.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