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心拍基準點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69610.0 | 申請日: | 202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54749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6 |
| 發明(設計)人: | 趙巍;李振齊;胡靜;王飛;馬云駒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源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B5/318 | 分類號: | A61B5/318;A61B5/366;A61B5/353;A61B5/355;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澤方譽航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84 | 代理人: | 陳照輝 |
| 地址: | 510530 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準點 檢測 方法 裝置 設備 存儲 介質 | ||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心拍基準點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其包括:獲取至少一條導聯心電信號;提取導聯心電信號的心電特征以得到心電特征圖,一條導聯心電信號得到多張心電特征圖;根據各張心電特征圖得到心拍概率圖,心拍概率圖示出導聯心電信號中QRS波的第一檢測位置;根據第一檢測位置確定心拍基準點在目標心電特征圖的第二檢測位置以及確定目標心電特征圖中各特征點所屬的特征波類型,目標心電特征圖為第一檢測位置對應的心電特征圖;根據各特征點所屬的特征波類型和第二檢測位置確定導聯心電信號中心拍基準點的第三檢測位置。采用上述方法可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因心電信號波形復雜、幅值較低易受干擾而難以準確檢測心拍基準點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申請實施例涉及心電信號檢測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心拍基準點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心電信號可以反映心臟活動的電生理過程,由于心電信號檢測設備檢測成本低、使用方便,因此,被廣泛應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檢查和診斷,如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等心電信號檢測設備得到了廣泛的使用。對于心電信號檢測設備而言,心電分析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其中,心電分析是指對采集的心電信號進行分析,以篩選出心電信號的多種異常情況并及時預警。在心電分析過程中,準確地檢測出心電信號中的心拍基準點是很重要的環節。
圖1為相關技術中典型的心電信號示意圖,參考圖1,心電信號包含的心電波形有P波、QRS波和T波,且P波、QRS波和T波組成了典型的心拍,其中,P波表示了心房極化的電活動,QRS波和T波分別表示了心室極化和復極化的電活動。有時,心拍中還會包含U波,U波是T波后0.02s~0.04s出現的寬而低的波。對于心拍而言,常用的心拍基準點包括P波起點、P波終點、QRS波起點、QRS波終點和T波終點。
一些技術中,可以采用信號處理的檢測方法檢測心拍基準點。例如,先獲取心電信號中的QRS波位置,然后,對心電信號進行降噪濾波和希爾伯特變換等操作以得到增強的心電信號,然后,在增強的心電信號中以QRS波位置為基礎設定搜索區域,并將搜索區域內滿足心拍基準點條件的樣本點作為對應特征波的起點和終點,以實現心拍基準點的檢測。然而,上述信號處理過程較為簡單,且處理方式較為單一,使得信號處理方法的表達能力有限,由于心電信號的波形較為復雜、幅值較低易受干擾,所以,對心電信號進行上述處理后,得到的心拍基準點的準確性低,不利于后續心電分析。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心拍基準點檢測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以解決相關技術中因心電信號的波形復雜、幅值較低易受干擾而難以準確檢測心拍基準點的技術問題。
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心拍基準點檢測方法,包括:
獲取至少一條導聯心電信號;
提取所述導聯心電信號的心電特征,以得到心電特征圖,一條所述導聯心電信號得到多張所述心電特征圖,每張所述心電特征圖的長度不同;
根據各張所述心電特征圖得到心拍概率圖,所述心拍概率圖示出所述導聯心電信號中QRS波的第一檢測位置,每個所述第一檢測位置均通過對應的心電特征圖確定;
根據所述第一檢測位置確定心拍基準點在目標心電特征圖的第二檢測位置,以及確定所述目標心電特征圖中各特征點所屬的特征波類型,所述目標心電特征圖為所述第一檢測位置對應的心電特征圖;
根據各所述特征點所屬的特征波類型和所述第二檢測位置確定所述導聯心電信號中所述心拍基準點的第三檢測位置。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心拍基準點檢測裝置,包括:
信號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至少一條導聯心電信號;
特征提取模塊,用于提取所述導聯心電信號的心電特征,以得到心電特征圖,一條所述導聯心電信號得到多張所述心電特征圖,每張所述心電特征圖的長度不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源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廣州視源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視源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961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車輛控制方法及相關裝置
- 下一篇:拍攝方法、圖形用戶界面及電子設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