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漏纜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69559.3 | 申請日: | 202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0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林壟龍;趙瑞靜;王斌;繆艷華;徐彬彬;許波華;徐宗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天射頻電纜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20 | 分類號: | H01Q13/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張海明;黃健 |
| 地址: | 2260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 ||
本發明提供一種漏纜,涉及通信電纜技術領域,用于解決漏纜不能兼容傳輸2G、3G、4G以及5G信號的技術問題。該漏纜包括外導體,外導體具有信源端;外導體包括多個分段,每個分段開設有多個槽孔;多個分段中,距離信源端最近的分段為第一分段,當第一分段的槽孔輸出的信號頻率由第一設定頻率逐漸增大到第二設定頻率時,第一分段的槽孔的耦合損耗的變化量小于或等于預設差值。本發明提供的漏纜用于實現兼容傳輸2G、3G、4G以及5G信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信電纜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漏纜。
背景技術
漏纜通常應用在隧道和建筑物內,用于提供可靠的電磁波信號。然而,在列車隧道、高鐵隧道內,由于電磁波穿過列車、高鐵的車體時的損耗太大,導致列車、高鐵內接收的電磁波信號強度微弱。因此,需要對漏纜的結構進行改進,提高列車、高鐵在隧道內接收的電磁波信號強度。
一般通過在漏纜的外導體不同的段長上開設不同的槽孔來提高列車、高鐵在隧道內接收的電磁波信號強度,具體的,靠近信源(信號源)的槽孔耦合損耗較大,傳輸損耗較小,遠離信源的槽孔耦合損耗較小,傳輸損耗較大。其中,耦合損耗是指特定距離下(一般為2米),漏纜的發射功率與被外界天線接收的功率之比,耦合損耗越小,說明信號泄露越多,耦合損耗越大,說明信號泄露越少;傳輸損耗是指信號在開設有單一類型槽孔的泄露電纜中縱向傳播過程中單位長度上的功率損耗。通過設置靠近信源端的槽孔的耦合損耗較大,使得信號在靠近信源的漏纜內損耗較小。且設置遠離信源端的槽孔耦合損耗較小,提高了遠離信源端的槽孔的信號泄露量,提高了遠離信源端處槽孔泄露的信號強度,進而提高了列車、高鐵在隧道內接收的電磁波信號強度。
然而,上述漏纜靠近信源端的槽孔的對于2G信號等較低頻率信號的耦合損耗較大,不能兼容傳輸2G、3G、4G以及5G信號。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漏纜,用于實現兼容傳輸2G、3G、4G以及5G信號。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實施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漏纜,其中,所述漏纜包括外導體,所述外導體具有信源端;所述外導體包括多個分段,每個所述分段開設有多個槽孔;多個所述分段中,距離所述信源端最近的所述分段為第一分段,當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輸出的信號頻率由第一設定頻率逐漸增大到第二設定頻率時,所述第一分段的槽孔的耦合損耗的變化量小于或等于預設差值。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漏纜具有如下優點: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漏纜的外導體具有信源端,外導體包括多個分段,多個分段中距離信源端最近的分段為第一分段,第一分段的槽孔輸出的信號頻率由第一設定頻率逐漸增大到第二設定頻率時,第一分段的槽孔的耦合損耗的變化量小于或等于預設差值。這樣設置,通過設置第一設定頻率、第二設定頻率以及預設差值的數值,可以使漏纜能夠兼容傳輸2G、3G、4G以及5G信號。當第一設定頻率為2G等較低頻率信號對應的頻率,第二設定頻率為5G等較高頻率信號對應的頻率,且設置預設差值極小時,可以使得靠近信源處的槽孔輸出2G等較低頻率信號時的耦合損耗相比輸出5G等較高頻率信號時的耦合損耗的變化幅度極小,當靠近信源處的槽孔輸出的5G等較高頻信號可以被外界天線接收到時,靠近信源處的槽孔輸出的2G等較低頻率信號也能被外界天線接收到,從而使漏纜能夠兼容傳輸2G、3G、4G以及5G信號。
如上所述的漏纜,其中,除去所述第一分段以外的其余所述分段中,與所述信源端的軸向距離越大的分段中的槽孔的第一耦合損耗越小;
其中,所述第一耦合損耗為所述槽孔輸出的信號頻率為在所述第三設定頻率與所述第二設定頻率之間時,所述槽孔的耦合損耗。
如上所述的漏纜,其中,每個所述分段包括多個槽孔組,每個所述槽孔組包括多個所述槽孔,每個所述分段的任意兩個相鄰的所述槽孔組之間的節距為160mm-30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天射頻電纜有限公司,未經中天射頻電纜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95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