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康復評估方法、系統、裝置和存儲介質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69353.0 | 申請日: | 202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673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24 |
| 發明(設計)人: | 吳柯;馬志凌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英鴻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16H50/30 | 分類號: | G16H50/30;G16H50/20;A61B5/11;A61B5/107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陳琳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康復 評估 方法 系統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康復評估方法、系統、裝置和存儲介質。所述康復評估方法包括步驟1:采集患者待評估肢體的連續運動動作;步驟2:分析得到待評估肢體的關節角度信息;步驟3:根據關節角度信息,分析得到待評估肢體的康復評估結果。本方法可以結合到康復醫學判斷及人體建模中,通過智能系統評估康復患者當前的康復狀態,使患者足不出戶即可實現康復治療,緩解康復醫師不足問題,提高康復醫師的工作效率,提高康復評估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康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康復評估方法、系統、裝置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運動損傷康復是近期興起的一個學科,主要作用于運動損傷如關節神經損傷、韌帶斷裂、肌腱斷裂、步態矯正等方面。傳統的運動康復療法主要是患者重復做幾個康復動作,康復醫師一次作出評估,確定患者當前的康復情況。
目前,每個康復醫師每次只能負責一個患者的康復狀況評估,由于目前國內康復醫師缺乏,導致供需關系緊張,據統計,康復病人平均需排隊3個月才能進入康復中心得到治療。康復醫師不足,康復醫師的工作效率低,康復評估效率低,患者足康復治療評估困難。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康復評估方法、系統、裝置和存儲介質,緩解康復醫師不足問題,提高康復醫師的工作效率,提高康復評估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康復評估方法,包括:
步驟1:采集患者待評估肢體的連續運動動作;
步驟2:分析得到待評估肢體的關節角度信息;
步驟3:根據關節角度信息,分析得到待評估肢體的康復評估結果。
可選的,所述步驟2具體為:分析得到待評估肢體的極限關節角度;
所述步驟3具體為:將極限關節角度與標準關節角度比較,得到待評估肢體的康復評估結果。
可選的,所述步驟2具體為:分析得到對應時間下待評估肢體的關節角度,為角度變化信息;
所述步驟3具體為:根據角度變化信息,得到相隔一定時間的多個待評估肢體運動加速度;
分析得到各加速度的方差;
根據方差大小或將方差與標準方差比較,得到待評估肢體運動流暢度,并根據待評估肢體運動流暢度得到康復評估結果。
可選的,所述步驟2具體為:分析得到待評估肢體的極限關節角度,以及對應時間下待評估肢體的關節角度,為角度變化信息;
所述步驟3具體為:將極限關節角度與標準關節角度比較,得到待評估肢體的角度達標度;
根據角度變化信息得到相隔一定時間的多個待評估肢體運動加速度,分析得到各加速度的方差;
根據方差大小或將方差與標準方差比較,得到待評估肢體的運動流暢度;
綜合分析角度達標度和運動流暢度,得到康復評估結果。
可選的,所述步驟1具體為:采集患者待評估肢體的連續運動動作的圖像;
所述步驟2具體為:通過圖像識別分析得到對應時間下待評估肢體的關節角度。
可選的,所述康復評估方法還包括步驟:
對患者進行身形標定,識別出患者各個主要肢體關節。
可選的,所述康復評估方法還包括步驟:
播放康復訓練指導信息,供患者跟隨完成連續運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英鴻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英鴻駿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935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