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手機后蓋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68196.1 | 申請日: | 202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33749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0 |
| 發明(設計)人: | 魏靜平;莊江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三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F1/15 | 分類號: | G02F1/15;G02F1/155;G02F1/1516 |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劉愛芳 |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廈門市翔安區廈***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多色 變色 傳感器 手機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其包括:柔性透明基膜,第二電極層、金屬有機螯合物層、電解質層和第一電極層;第二電極層設置在柔性透明基膜的上表面;金屬有機螯合物層設置在第二電極層的上表面;電解質層設置在金屬有機螯合物層的上表面;第一電極層設置在電解質層的上表面。所述金屬有機螯合物為一種小分子電致變色材料,通過調節第一電極層和第二電極層間的電壓大小,實現多種顏色的轉變,該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可以應用到手機后蓋上,以豐富手機后蓋的色彩。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致變色傳感器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手機后蓋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電致變色是指材料的光學性質(即透射率、反射率或吸收率)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產生穩定的可逆變化的現象。電致變色材料目前主要在防眩目后視鏡、節能窗、電致變色眼鏡、軍用偽裝設備、電致變色顯示等領域使用。目前沒有將多色電致變色傳感器應用于手機后蓋的技術報道。
發明內容
(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點、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該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可應用在手機后蓋上,改變現有手機后蓋顏色過于單一的模式。
(二)技術方案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主要技術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其包括:柔性透明基膜,第二電極層、金屬有機螯合物層、電解質層和第一電極層;
所述第二電極層設置在所述柔性透明基膜的上表面;
所述金屬有機螯合物層設置在所述第二電極層的上表面;
所述電解質層設置在所述金屬有機螯合物層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電極層設置在所述電解質層的上表面。
優選地,所述柔性透明基膜的材料為CPI、PET或COP膜。
優選地,所述第二電極層、第一電極層的材料為納米銀絲或納米銅絲。
優選地,所述金屬有機螯合物層的材料為酞花菁多分子-金屬有機螯合物。
酞花菁多分子-金屬有機螯合物為一種電致變色材料,其分子式為LuH(Pc)2,其結構式如下所示:
優選地,所述電解質層為H+、Li+、Na+、ClO4-等離子聚合物電解質,如聚醚系(主要為PEO)、聚丙烯腈(PAN)系、聚偏氟乙烯(PVDF) 系、聚甲基丙烯酸酯(PMMA)系等。為電致變色層提供和儲存離子,也是電致變色層所需的離子傳輸通道。
優選地,在所述第一電極層表面還覆蓋有保護膜。
第二方面,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的制備方法,所述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包含柔性透明基膜,第二電極層、金屬有機螯合物層、電解質層和第一電極層;
所述柔性多色變色傳感器是采用卷對卷涂布工藝制作,包括:
在所述柔性透明基膜表面涂布第二電極漿料并烘烤以形成所述第二電極層;在所述第二電極層表面涂布金屬有機螯合物漿料并烘烤以形成所述金屬有機螯合物層;在所述金屬有機螯合物層表面涂布電解質漿料并烘烤以形成所述電解質層;在所述電解質層表面涂布第一電極漿料并烘烤以形成所述第一電極層;在所述第一電極層上覆蓋保護膜;最后裁切為成品。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三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廈門三德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819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