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髖部骨折術后的康復及并發癥監測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67611.1 | 申請日: | 2021-06-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2080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10 |
| 發明(設計)人: | 唐秀美;陳佳麗;王文朝;寧寧;周思宇;萬旭峰;武立民;覃涵;黃梓欣;陸錚;陳依嶄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H3/00 | 分類號: | A61H3/00;A61B5/00;G16H20/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謝一平 |
| 地址: | 610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髖部 骨折 術后 康復 并發癥 監測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用于髖部骨折術后的康復及并發癥監測裝置,包括腰部機構、腿部機構、連接機構、數據采集單元、智能分析單元、數據傳輸單元、控制單元、語音提示單元、遠程終端,所述腰部機構與腿部機構通過連接機構連接,腰部機構和腿部機構上均安裝有數據采集單元、智能分析單元、數據傳輸單元、控制單元,數據采集單元、控制單元均與智能分析單元電連接,語音提示單元與智能分析單元電連接,智能分析單元與數據傳輸單元電連接,數據傳輸單元、控制單元均與遠程終端無線連接。本發明通過采集、傳輸、分析相關數據,反饋控制使得患者在髖部骨折術后關節、肌肉功能得到最大程度恢復,并避免手術相關并發癥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髖部骨折術后的康復及并發癥監測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髖部骨折發病率逐年上升。文獻報道顯示:2020年,我國新發髖部骨折患者為163.8萬左右,預計到2050年增至630萬例,其中90%的患者由跌倒導致。老年人髖部骨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極高:術后1年,病死率仍可達36%,存活患者中約11%的患者臥床不起,16%的患者需要長期護理,致殘率高達50%,80%的患者需要助行器,因此又被稱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據報道,我國每年近68.7萬人發生髖部骨折,用于髖部骨折的醫療費用達到850億元,將帶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負擔。
圍術期高質量管理在髖部骨折的治療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研究表明,骨折后長期臥床容易發生肺部感染、壓瘡、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不恰當的鍛煉導致出現部分穩定骨折轉變成移位骨折,是老年髖部骨折患者術后死亡率升高的危險因素。此外,由于老年患者合并疾病多且身體衰弱,導致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增高。2020年,美國骨科醫師協會(AAOS)根制定了老年髖部骨折診治指南,其中指出,家庭強化物理治療可改善功能結果(強推薦);在整個恢復過程中(包括家中)處于監督下的職能和物理治療可以改善功能和預防摔倒(中等推薦)。髖部骨折的治療目的是:盡快恢復老年人的行動能力、避免長期臥床、預防并發癥,從而將致殘率和致死率降至最低。這對術后的康復鍛煉及并發癥監測提出了新的要求。
目前,一般助行器在設計及功能上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1)普通助行器使用時,通過前進距離控制髖關節前屈角度。患者僅根據視覺及感覺判斷前進距離,無法精確控制前進距離及髖關節前屈角度。前屈角度過小,達不到髖關節活動度鍛煉預期效果;前屈角度過大,造成過度拉伸,影響髖關節假體的穩定性,極易造成疼痛;
2)根據術后時間和個體恢復情況,相應的髖關節活動度訓練有嚴格的角度要求,但普通助行器不能量化和實時控制、也不能確定行走時前屈角度是否達標;
3)當患者邁出的步伐較大超過普通助行器后支撐腿,易造成重心不穩,存在安全風險;
4)現有的髖關節康復裝置普遍使用金屬制外骨骼,導致其重量大、舒適度差,給患者康復訓練過程造成負擔,容易使髖關節受到二次傷害;
5)傳統髖關節康復訓練和傳統下肢康復訓練設備均只能被動實現訓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不利于患者自主完成康復訓練;
6)不具備針對每個患者的個性化治療方案,缺乏對患者康復過程中康復數據的客觀采集,無法及時監測患者術后患肢是否在康復訓練過程中受到二次傷害。
7)術后康復過程中可能會出現許多意外并發癥狀,如感染、脫位等,如果能夠進行行為監測,早期識別并進行預警及干預,進行康復軌跡把控與糾正,將會對患者的康復進程起到至關作用。
而目前,針對髖部骨折術后患者的管理主要包括:
1)常規康復治療:定期往返醫院接受康復治療,由專業的康復師進行指導,并對患者髖關節功能進行全面評估,制定個體化康復計劃。此方法專業且有效,但由于我國康復資源嚴重不足,康復師、康復??漆t院數量低,許多患者術后無法均等享受康復資源,缺乏專業人員、康復設備的指導和康復治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未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761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