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綜合管廊整體移動式模架系統(tǒng)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665390.4 | 申請日: | 2021-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5626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榮增;沈慶娥;汪洋;何海龍;周兵;李江紅;王陽;王汝程;羅萬春;李自明;彭佳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9/045 | 分類號: | 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武漢維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 地址: | 430048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綜合 整體 移動式 系統(tǒng) | ||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綜合管廊整體移動式模架系統(tǒng),包括門架單元和模板單元,門架單元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門架,多個門架分別通過多個頂部縱梁系和多個底部縱梁系連接,頂部縱梁系位于門架的上部,底部縱梁系位于門架的下部,多個底部縱梁系之間設有底部橫梁,底部橫梁下側設有底托和千斤頂,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多個立桿系,多個立桿系之間通過橫向連桿系和斜撐系連接,模板單元包括外側模板、頂部模板和內側模板,頂部模板位于門架的上部,內側模板位于門架的兩側,頂部模板和內側模板連接。本發(fā)明結構緊湊,解決了支架法重復搭設腳手架、整體穩(wěn)性差、安拆效率低、腳手架安拆安全隱患多及液壓模板臺車不靈活、不經濟的缺點。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地下綜合管廊施工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綜合管廊整體移動式模架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地下綜合管廊明挖現(xiàn)澆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支架法和液壓模板臺車進行施工。其中,支架法施工中先搭設滿堂腳手架,后安裝、固定模板,施工中需要重復拆裝支架及模板,并投入對應的架子工和模板工;液壓模板臺車采用整體移動就位,然后按照要求拼裝、固定模板即可,前期投入的一次性成本較高,同時,液壓模板臺車整體重量較重,施工中周轉使用不靈活,比較適合于暗挖法施工。
地下綜合管廊明挖現(xiàn)澆主體結構支架模板應用中存在如下問題:
支架法施工中外側需要搭設作業(yè)平臺,綜合管廊兩側需要相對較大的施工操作空間,勢必增加綜合管廊基坑開挖工程量;支架法施工中搭設的滿堂腳手架整體穩(wěn)定性差,可能存在受力不均勻情況,且施工中腳手架散裝散拆較多,又有高空作業(yè),存在較多安全隱患;支架法施工中腳手架重復搭設、拆除、運輸施工過程中耗費較多的人力、物力,并且嚴重影響施工進度;使用液壓模板臺車施工,其自身重量大,使用不靈活,影響模板安拆進度;液壓模板臺車施工前期一次性投入成本較大,不經濟。
中國專利文獻CN108915730A記載了一種明挖隧道矩形結構襯砌模板臺車系統(tǒng),該明挖隧道矩形結構襯砌模板臺車系統(tǒng)包括內模臺車和外模臺車,需要同時對內模臺車和外模臺車進行驅動,保持兩者協(xié)調配合,但是該技術中,外模和內模采用獨立的軌道,整體自重較重,成本較高,使用有缺陷,需要改進。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綜合管廊整體移動式模架系統(tǒng),解決了支架法重復搭設腳手架、腳手架整體穩(wěn)性差、安拆效率低,施工不方便、腳手架安拆安全隱患多及液壓模板臺車不靈活、不經濟的缺點。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綜合管廊整體移動式模架系統(tǒng),包括門架單元和模板單元,門架單元包括多個平行設置的門架,多個門架分別通過多個頂部縱梁系和多個底部縱梁系連接,頂部縱梁系位于門架的上部,底部縱梁系位于門架的下部,多個底部縱梁系之間還設有底部橫梁,底部橫梁下側設有底托和千斤頂,門架包括相對設置的多個立桿系,多個立桿系之間通過橫向連桿系和斜撐系連接,模板單元包括外側模板、頂部模板和內側模板,頂部模板位于門架的上部,內側模板位于門架的兩側,頂部模板和內側模板連接;
模板單元包括固定單元,固定單元位于門架的外側,門架用于支撐固定單元,固定單元用于分別將外側模板、頂部模板和內側模板固定;
底部縱梁系的下側設有行走軌道,底部縱梁系和行走軌道之間設有行走輪,行走輪固設在底部縱梁系底部;
斜撐系包括第一斜撐和第二斜撐,第一斜撐位于立桿系之間,第二斜撐用于對多個門架加固。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立桿系的數(shù)量為4個,包括平行設置的兩個第一立桿和兩個第二立桿,兩個第二立桿位于兩個第一立桿中間,第一立桿和底部縱梁系連接,第二立桿和底部橫梁連接,橫向連桿系包括第一橫連桿和第二橫連桿,第一橫連桿位于立桿系的上側,第二橫連桿位于立桿系中間位置。
優(yōu)選的方案中,所述兩個第一立桿通過兩個第一斜撐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53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