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和監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60458.X | 申請日: | 2021-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595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7 |
| 發明(設計)人: | 郝延龍;郎宏;韓振宇;佟文偉;李艷明;何山;吳高宏;劉宇佳;楊景來;王秋實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15/02 | 分類號: | G01N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信高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26 | 代理人: | 劉傳準 |
| 地址: | 110015 ***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油液磨粒 監測 裝置 方法 | ||
1.一種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流控芯片(1)、圖像采集系統、圖像處理系統;
所述微流控芯片(1)包括基片(10)和芯片主體(11),所述芯片主體(11)上設有并排設置的第一微通道(18)和第二微通道(17),所述第一微通道(18)和第二微通道(17)之間設有使兩者連通的橫向微通道(165),所述第一微通道(18)內用于通入待監測油液,所述第二微通道(17)內用于通入干凈油液;
所述第一微通道(18)、第二微通道(17)和橫向微通道(165)的下表面均為平面;
所述基片(10)上設有對應橫向微通道(165)設置的磁性部件(110),所述磁性部件(110)設于第二微通道(17)遠離第一微通道(18)一側;
所述第一微通道(18)和第二微通道(17)在橫向微通道(165)靠近出口一側設有與圖像采集系統相配合的圖像采集區域(19),所述圖像采集系統將采集的圖像發送至圖像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通道(17)的圖像采集區域(19)設有磨粒分隔裝置,所述磨粒分隔裝置包括橫向并排設置的第一分隔部件(196)、第二分隔部件(197)、第三分隔部件(198)和第四分隔部件(199),四組分隔部件將第二微通道(17)內的圖像采集區域(19)分成5道采集通道,5道采集通道的寬度從磁性部件(110)至第一微通道(18)的方向逐漸縮小。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分隔部件(199)的長度依次縮短,第一至第四分隔部件(199)靠近油液出口的一端相互對齊。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四分隔部件(199)上均開設有朝向磁性部件(110)一側設置的導向斜面,所述導向斜面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均為3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橫向微通道(165)的兩側分別設置第五分隔部件(161)和第六分隔部件(162),所述第五分隔部件(161)和第六分隔部件(162)對稱設置,所述第五分隔部件(161)靠近橫向微通道(165)的一端開設有朝向第二微通道(17)設置的第一斜面(164),所述第六分隔部件(162)朝向橫向微通道(165)的一端開設有朝向第二微通道(17)設置的第二斜面(163)。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干凈油液和待監測油液的流速為2ml/min。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1)由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圖像采集系統包括設于微流控芯片(1)下方的透射光源(2)、設于微流控芯片(1)上方的反射光源(6)、設于反射光源(6)下方的物鏡(8)和設于發射光源上方的光電傳感器(7),所述光電傳感器(7)電連接圖像處理系統。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進樣系統,所述進樣系統包括用于支撐微流控芯片(1)的載物臺(3)、與第一微通道(18)的入口連通的待測油液管路(4)、與第二微通道(17)的入口連通的干凈油液管路、分別設于待測油液管路(4)和干凈油液管路上的兩組進樣泵(5)、分別與第一微通道(18)和第二微通道(17)的出口連通的兩組廢油管路(9)。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液磨粒監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圖像處理系統包括圖像增強處理單元、圖像分割處理單元、參數特征提取單元、識別和分類統計單元;所述圖像增強處理單元用于對圖像進行增強處理,所述圖像分割處理單元用于對增強圖像進行分割處理,所述參數特征提取單元用于對分割后的圖像分別進行參數特征提取,所述識別和分類統計單元用于提取后的參數進行識別和分類統計,得出不同類型的磨粒數量。
10.一種油液磨粒監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打開計算機,打開光源及所有儀器;
步驟2,將待監測油液通入第一微通道(18),將同牌號的干凈油液通入第二微通道(17);
步驟3,在磁場作用下,第一微通道(18)中的鐵磁性磨粒通過橫向微通道(165)進入第二微通道(17),并且按照不同大小分別進入不同采集通道的圖像采集區域(19),非鐵磁性磨粒沿著第一微通道(18)的軸線方向向前運動,進入圖像采集區域(19);
步驟4,圖像采集系統顯微拍攝圖像采集區域(19)的磨粒圖像,進行增強、分割處理,而后進行參數提取、磨粒類型識別和分類統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未經中國航發沈陽發動機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60458.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