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具有執行器飽和的異構CACC系統的自適應最優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58769.2 | 申請日: | 2021-06-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915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高振宇;安會爽;郭戈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
| 主分類號: | G05B13/04 | 分類號: | G05B13/04 |
| 代理公司: | 沈陽東大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在川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執行 飽和 cacc 系統 自適應 最優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具有執行器飽和的異構CACC系統的自適應最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驟1:根據車輛的動態性能,構造固定時間間距策略,采用單向通信結構建立車隊中每輛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整個車隊由1輛領隊車和n輛跟隨車組成,分別建立領隊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和每輛跟隨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
所述領隊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為:
式中,δ0(t)=v*(t)t-p*(t)-p0(t),v*(t)是領隊車在t時刻的期望速度,M0是赫爾維茲矩陣,p*(t)是領隊車的期望位置,p0(t)是領隊車的實際位置,是δ0(t)的一階導函數,是δ0(t)的二階導函數,是a0(t)的一階導函數,δ0(t)、a0(t)分別是領隊車在t時刻的位置誤差、加速度;
所述跟隨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構建過程如下:
步驟1.1:建立第i輛跟隨車的車間距誤差為δi(t):
δi(t)=pi-1(t)-pi(t)-ds-L,i=1,2,...,n (2)
其中,ds為期望車間距離,ds=hivi(t)+ri,hi是恒定車頭時距,vi(t)是第i輛跟隨車在t時刻的速度,ri是跟隨車之間的固定車間距,pi(t)是第i輛跟隨車在t時刻的位置,L是車輛長度;
步驟1.2:建立第i輛跟隨車的動力學模型的非線性微分方程:
其中,ai(t)是第i輛跟隨車在t時刻的加速度,ci(t)是反饋線性化控制律,fi(vi,ai)是車輛的非線性動態模型,gi是常量,τi是機械時間常數,mi是第i輛車的質量,是vi(t)的一階導函數,是ai(t)的一階導函數,是δi(t)的一階導函數,其中fi(vi,ai)表示為:
其中,σ是空氣質量,Ai、cdi、dmi和mi分別是第i輛跟隨車的橫截面積、阻力系數、機械阻力和質量;
步驟1.3:為了將非線性化微分方程線性化,建立反饋線性化控制率ci(t)為:
其中,ui(t)為附加控制輸入信號,τi為機械時間常數,μi(t)是帶有飽和約束的執行器輸入信號,umaxi、umini分別為執行器的上下界值,i=1,2,…,n;
將反饋線性化控制律帶入公式(3),得到每輛跟隨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的線性化模型:
其中,是δi(t)的二階導函數;
步驟1.4:根據執行器的約束條件,建立跟隨車的縱向動力學模型的約束線性化模型為:
步驟2:建立整個車隊的控制模型;包括:
步驟2.1:將公式(7)重寫為閉環控制系統的狀態空間方程為:
其中,是x(t)的一階導函數,Col為列向量的符號表示,δi(t)是第i輛車在t時刻與目標位置的位置誤差,Ki(γ)=[ki1(γ) ki2(γ) ki3(γ)],其中ki1(γ)、ki2(γ)、ki3(γ)分別是第i輛跟隨車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的反饋控制律,δ0(t)是領隊車在t時刻與目標位置的位置誤差,a0(t)是領隊車在t時刻的加速度;
步驟2.2:建立整個車隊的控制模型為:
其中,為參數矩陣,γ為低增益參數,Kj(γ)是第j次迭代得到的反饋控制律,是控制器;
步驟3:求解控制器的具體表達式;包括:
步驟3.1:根據取最小值的控制目標選取損失函數J為:
其中,blockdiag表示生成斜矩陣,dt是單位時間長度,Ri是控制輸入的權重矩陣,Qi是狀態變量的權重矩陣,是所有車輛t時刻狀態的集合,x(t)表示所有跟隨車輛t時刻狀態的集合,所有車輛的控制增益為K*(γ)=R-1BTP*(γ),其中,P*(γ)由公式(11)表示的代數黎卡提方程解得:
其中,Kj(γ)是第j次迭代時的反饋增益值,Pj-1(γ)是第j-1次迭代時的中間值,j=1,2,…,j是迭代次數,γ是小于1的非負數;
步驟3.2:計算時刻[t,t+δt]之間的差值作為最小損失函數:
其中,δ是信號采樣間隔時間;
根據克羅內克積以及公式(13)
其中,dτ表示單位時間長度,vecv(·)表示一種運算,表示ts時刻生成的結果矩陣,ts表示時間戳,表示τ時刻的車輛狀態,表示τ時刻的控制輸入,表示克羅內克積;
將公式(12)化簡得到:
其中,vec(·)表示一種運算,表示第n輛車第j次迭代時的反饋增益值,vecs(·)表示一種運算,表示第n輛車在第j次迭代時的中間值,為第j次迭代時的過程矩陣且滿足列滿秩,為第j次迭代時的過程矩陣,為第j次迭代時的結果矩陣,為第j次迭代時的結果矩陣,為第j次迭代時的結果矩陣,I3n+3為單位矩陣;
步驟4:求解控制器中控制增益K*(γ)的最優解;
步驟5:令中Kj(γ)取值為K*(γ),得到最優控制器,是所有車輛t時刻狀態的集合,通過最優控制器控制整個車隊的運行,可以防止車輛過大加速、減速造成車輛碰撞現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具有執行器飽和的異構CACC系統的自適應最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包括:
步驟4.1:為車隊選擇初始控制器增益K0(γ)和期望閾值ε0,初始化低增益參數γ0和低增益的更新系數α1;
步驟4.2:更新低增益參數γ,即γ←αγ;
步驟4.3:初始的控制器輸入包含有干擾信息,令時間間隔為[tj,0,tj,l],其中K0表示初始控制增益,e(t)表示激勵信號,tj,0表示第j次迭代的初始時間,tj,s表示第j次迭代的第s次采樣時間;
步驟4.4:根據車輛控制系統在車輛運行時采集到的數據,利用公式(13)定義的計算方法計算過程變量并且令j=0;
步驟4.5:利用公式(14)對Pj(γ)、Kj+1(γ)進行求解;
步驟4.6:迭代次數加1,即j←j+1,直到|Pj(γ)-Pj-1(γ)|ε,其中ε表示期望閾值;
步驟4.7:直到得到γ的最優解γ*;
步驟4.8:得到最優控制增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未經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8769.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