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層消防逃生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58023.1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841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王立群;侯小溪 | 申請(專利權)人: | 溫州博旺聯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2B1/00 | 分類號: | A62B1/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國亨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33 | 代理人: | 李夏宏 |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溫州***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層 消防 逃生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層消防逃生裝置,包括框架、第一逃生梯、限位槽、限位塊、第二逃生梯和卡緊機構,框架裝配在建筑物主體窗戶前側;第一逃生梯一端通過銷軸安裝在框架的內側底端;限位槽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前后對稱的開設在第一逃生梯的內壁前后兩側;限位塊一側內嵌在限位槽的內腔。該裝置避免了只能由頂層才能將逃生梯展開的弊端,保證了任意一層發生火情均可由該戶進行自行操作將逃生梯打開進行逃生,而且向下逐層轉移時均設置有緩步臺,為住戶提供緩沖的同時有效防止了住戶脫手直接掉落至地面的情況發生,既為住戶節省了逃生時間,又提高了設備的安全性,實用性強,值得推廣。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逃生避難器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層消防逃生裝置。
背景技術
火災逃生避難器材是在發生火災的情況下,遇險人員逃離火場時所使用的輔助逃生器材。火災逃生避難器材包括逃生緩降器、逃生梯、應急逃生器、逃生繩、消防過濾式自救呼吸器等,正確運用火災逃生避難器材,能在發生火災時減少人員傷亡;
目前,逃生梯作為高層消防逃生器材的一種,在使用時通常需要由頂層操作開梯按鈕,才能利用重力將所有逃生梯逐層打開,這種方式必須保證在發生火情時頂層住戶有人可以進行操作,而且若中高層發生火情,仍需從頂層逐層打開,需要時間較長,因此設備在使用時存在一定局限性和偶然性,因此,基于以上缺點,現提出一種高層消防逃生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層消防逃生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現有逃生梯需要由頂層操作才能打開開梯按鈕,同時中高層發生火情仍需由頂層逐層打開逃生梯使用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技術性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層消防逃生裝置,包括:
框架,裝配在建筑物主體窗戶前側;
第一逃生梯,一端通過銷軸安裝在所述框架的內側底端;
限位槽,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前后對稱的開設在所述第一逃生梯的內壁前后兩側;
限位塊,一側內嵌在所述限位槽的內腔;
第二逃生梯,固定安裝在所述限位塊的另一側,且裝配在第一逃生梯的另一端;
卡緊機構,裝配在所述框架的內腔;
所述卡緊機構包括:
按鈕,一端延伸出所述框架的外壁上,且另一端向下內嵌入框架的內腔;
連接桿,安裝在所述按鈕的底端;
彈簧,套接在所述按鈕的外壁上,且兩端分別固定安裝在框架的內壁和按鈕的外壁上;
第一支撐桿,數量為兩個,且分別前后對稱的銷軸連接在所述連接桿的前后兩端;
第二支撐桿,一端銷軸連接在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外側;
半齒輪,固定連接在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另一端,且其圓心通過軸承安裝在框架的內腔外側;
滑槽,由前向后開設在所述框架的內腔外側;
滑塊,一側內嵌在所述滑槽的內腔;
移動桿,固定安裝在所述滑塊的另一端,且頂端齒牙部分與半齒輪嚙合連接;
夾爪,前后對稱的安裝在所述移動桿的外壁上,且第二逃生梯的底端卡接在夾爪的內腔。
優選的,所述限位槽的形狀呈燕尾形設置。
優選的,所述半齒輪的總弧長與移動桿頂端設置的齒牙部分總長度相適配。
優選的,所述按鈕的上表面設置有反光條。
優選的,所述夾爪的底端由外向內呈上升趨勢傾斜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溫州博旺聯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溫州博旺聯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80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硫醇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子政務系統網絡感知分析平臺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