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改性乳清蛋白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56786.2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339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24 |
| 發明(設計)人: | 侯俊財;姜瞻梅;李金鵬;馬佳歌;李金哲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北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J3/08 | 分類號: | A23J3/08;A23J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詢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901 | 代理人: | 張海青 |
| 地址: | 150030 黑龍江省哈爾濱***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改性 蛋白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乳清蛋白的制備方法,屬于蛋白加工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利用擠壓對乳清蛋白預處理,得到不同擠壓溫度的擠出物;將所述擠出物與轉谷氨酰胺酶催化交聯反應,得到改性乳清蛋白。具體地,本發明通過將擠壓技術結合轉谷氨酰胺酶交聯反應,使得擠壓過程中產生的高壓、高剪切力能使蛋白的結構被展開,從而暴露與TGase交聯的位點,尤其是在低溫(50℃)擠壓更利于促進TGase催化WPI的交聯程度的提高,同時實現了乳清蛋白的持水性、乳化活性和穩定性等功能提高,利于將本發明制備的改性乳清蛋白應用到不同的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蛋白加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改性乳清蛋白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乳清蛋白是指酪蛋白被沉淀后,存在于乳清中的可溶性蛋白質的總稱,約占乳蛋白質總量的18~20%。其主要成分包含α-乳白蛋白(α-LA)、β-乳球蛋白(β-LG)、免疫球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分別占乳清蛋白總量的22%、60%、9%和6%。此外,還存在其他化合物,例如乳鐵蛋白、乳過氧化物酶和溶菌酶等。乳清蛋白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多樣化的功能特性,通常作為營養強化劑、乳化劑、增稠劑、膠凝劑等被廣泛用于食品加工。隨著食品加工技術的發展,乳清蛋白的原有特性已經不能滿足食品工業的各種需求,因此需要對乳清蛋白進行改性以增強其功能特性。
目前,通常使用單一的改性方法對乳清蛋白進行改性,比如利用物理、化學或酶法。擠壓技術作為一種物理改性的手段,已經被應用于食品領域。該技術利用物料在擠壓過程中受到的高溫、高壓、高剪切力協同作用,使蛋白質的結構發生變化,從而導致其功能特性發生一定的改變。另外,已有研究證實轉谷氨酰胺酶(TGase)是一種能夠催化酰基轉移反應、交聯反應和脫酰胺反應的酶,能以蛋白質中賴氨酸殘基的ε-氨基作為酰基受體,蛋白質在分子內或分子間形成ε-(γ-谷氨酰胺)-賴氨酸異肽鍵,使蛋白質分子發生交聯反應,進而改善蛋白質的乳化、起泡等功能特性。
盡管有許多報道單獨研究了擠壓技術或TGase交聯對蛋白質的影響,但目前還沒有擠壓技術能增加TGase交聯的可及性的相關報道。因此本發明利用擠壓技術結合TGase交聯對乳清蛋白進行處理,研究其結構和功能特性的變化,以提高乳清蛋白的功能特性,拓寬其應用領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改性乳清蛋白的制備方法,通過擠壓結合TGase交聯,實現了乳清蛋白的改性,提高了乳清蛋白的乳化活性和穩定性等功能,可以將其應用到更廣泛的領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發明提供一種改性乳清蛋白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利用擠壓對乳清蛋白預處理,得到不同擠壓溫度的擠出物;
將所述擠出物與轉谷氨酰胺酶催化交聯反應,得到改性乳清蛋白。
優選的是,用平行雙螺桿擠出機進行擠壓預處理,所述平行雙螺桿擠出機的擠壓參數包括:喂料速度10-13g/min,物料含水量40-50%(w/w),進水速度5.0-6.0mL/min,螺桿轉速200-250rpm。
優選的是,所述平行雙螺桿擠出機包括4個功能分區(總共8個獨立加熱區),不同功能分區的擠壓溫度設置為:喂料區(第一區20-30℃);混合區(第二區30-40℃,第三區40-50℃);蒸煮區(第四區-第六區50-90℃);出料區(第七區40-50℃,第八區20-30℃)。
優選的是,所述蒸煮區(第四區-第六區)的擠壓溫度同時設置為45-55℃。
優選的是,所述轉谷氨酰胺酶的添加量為25-35U/g,催化交聯反應時間為3-5h。
優選的是,所述擠出物轉谷氨酰胺酶催化交聯反應前,還包括冷凍干燥、研磨以及溶解過程,其中,溶解后的乳清蛋白濃度為30-45mg/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北農業大學,未經東北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6786.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