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應用元素錄井判別火成巖巖性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56659.2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44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張宇;汪曉星;趙容容;余良志;余杭航;王軼;肖柏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B49/00 | 分類號: | E21B49/00;G01N23/22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伍旭偉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應用 元素 判別 火成巖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應用元素錄井判別火成巖巖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特征元素選擇;步驟;基于元素錄井方法,測量特征元素含量,獲得特征元素含量實測值;針對于實測值進行校正,獲得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基于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建立堆棧圖;基于堆棧圖,確定巖性。通過對元素錄井的方法進行火成巖巖性識別,提供一種具有普適性的識別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油氣地質勘探錄井解釋評價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應用元素錄井判別火成巖巖性方法。
背景技術
進入21世紀,中國油氣勘探事業跨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伴隨著對各類油氣盆地基本地質特征和成藏控制因素、富集規律的深入認識,火成巖油氣藏已成為油氣勘探“增儲提產”的新領域。現階段火成巖勘探還存在很多難題,其中錄井識別巖性就是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
隨著鉆井現場PDC鉆頭大面積推廣,鉆井巖屑多呈粉末狀,傳統方法識別巖性十分困難,為準確鑒定火成巖,現有技術多通過巖屑薄片鑒定和測井判斷巖性,但二者的時效性相對錄井落后,不利于隨鉆分析相關勘探動態。國內各油氣田為解決錄井巖性識別難題引入了元素錄井,該技術可快速、準確地分析巖屑樣品中化學元素的含量,為巖性識別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目前元素錄井資料解釋時多直接應用設備測量數據建立解釋圖版或依據部分特征元素的曲線變化趨勢結合薄片分析成果判別巖性。例如2003年李斌根據特征元素和薄片鑒定資料的關系建立了解釋圖版和曲線圖道;2014年王曉陽根據特征元素建立了元素錄井的巖性解釋圖版;2016年王俊根據松遼盆地北部深層火山巖的特點采用圖版結合曲線的方法識別火成巖巖性。2017年王其敬于根據準噶爾盆地西緣石炭系火成巖的特點采用特征元素和元素比值的曲線法識別火成巖巖性等。
現有方法均直接采用元素錄井測量數據開展后續工作,建立解釋模型時多根據區域地質特征選取部分特征元素建立解釋模型。實際工作中,不同區塊火成巖巖性的差別導致各類解釋模型的普適性差,A區塊建立的解釋模型到B區塊不能適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應用元素錄井判別火成巖巖性方法,通過對元素錄井的方法進行火成巖巖性識別,提供一種具有普適性的識別方法。
一種應用元素錄井判別火成巖巖性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特征元素選擇;步驟2、基于元素錄井方法,測量特征元素含量,獲得特征元素含量實測值;步驟3、針對于實測值進行校正,獲得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步驟4、基于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建立堆棧圖;步驟5、基于堆棧圖,確定巖性。
本方案中,針對于超基性、基性、中性、酸性在內的各類火成巖中針對于元素組成,選取特征元素,應用元素錄井方法,隨井測量相應的鉆井中火成巖巖石的元素含量,基于相關特征元素的測量值生成校正系數,針對于各個測量值采用校正系數進行校正,得到特征元素的校正值,基于得到的校正值建立堆棧圖,通過采用堆棧圖的方式進行元素識別模型建立,能通過堆棧圖直觀觀測對應井深的元素含量,根據元素含量確定巖性。
優選的,在步驟1中,所述特征元素包括Si、Al、Fe、Mg、Ca、Na、K、Ti、Mn、P十種元素,通過十種元素選擇,覆蓋不同種類的火成巖,該十種元素作為火成巖組成的主要元素,相關元素含量能夠與其他微量元素明顯區分,且十種元素均通過元素錄井的方法進行識別,準確測量元素含量。
優選的,在步驟2中,所述特征元素的測量的采集步長等于巖屑樣品取樣間距。
優選的,在步驟3中,所述校正系數S實測為特征元素含量實測值。
優選的,在步驟4中,所述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S校正=S實測*α,通過進行元素校正,將測量的元素含量進行校正,轉換成對應的主量元素的百分比,避免其他微量元素對巖性識別帶來的影響。
優選的,在步驟4中,所述堆棧圖以井深作為一個輸入參數,以特征元素含量校正值作為另一個輸入參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665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氣體的嗅覺智能識別方法
- 下一篇:三維肢體動作捕捉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