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大數據的小區智能停車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56112.2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5389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建設;張楠;張丹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博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德爾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G1/14 | 分類號: | G08G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君贏達律師事務所 31495 | 代理人: | 余志強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數據 小區 智能 停車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小區智能停車系統及方法,包括:固定停車場(包括固定停車場出入口道閘和多個固定停車位)、臨時停車場(包括多個臨時停車位)、用戶終端、小區出入口道閘和大數據平臺;所有停車位均配置有車位鎖。小區住戶通過用戶終端綁定固定車位和車牌號,同時訪客通過用戶終端進行預約從而綁定車位和車牌號,只有車牌號綁定有車位的車輛才可以進入小區,保證了進入小區的車輛數量及住戶安全;此外通過車位鎖防止進入小區的車輛亂停放,使得小區住戶的車位不會被占用的同時極大程度的提高了車位的使用率,解決了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數據分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大數據的小區智能停車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汽車的保有量也越來越多,隨之引發的便是停車難的問題。對于住宅小區而言,現在大部分小區的車位比約為1:1~1:1.4,即100戶對應100~140個停車位,為了保證小區內的常住住戶的車輛有固定的車位,通常小區物業會對車位進行出售或出租,這種方式可以理解為“先到先得”,且已經被出售或出租的車位在任何時間都不允許其他車輛停放。
然而,隨著小區住戶數量的逐漸增多,或單個住戶新增了車輛數量,空余的停車位數量越來越少;此外,由于固定車位是“先到先得”,使得靠近住戶單元門處的車位被優先出售或出租,若固定車位距離住戶距離較遠,而空余車位距離住戶較近時,住戶經常將車輛停放于空余車位,使得空余車位的數量更加少。當有臨時車輛進入小區時,往往因找不到空余車位而亂停放,不僅影響小區道路的正常通行,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而假若放任臨時車輛占用已被出售或出租的固定車位,則導致該車位的住戶想要停放車輛時無處可停,需要聯系臨時車輛的車主或物業進行挪車,不僅浪費時間,還導致鄰里關系緊張。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目前小區物業通常的做法包括:
1.增加物業巡邏,當發現有車輛不規范停車時聯系車主進行挪車。然而,這種方式經常出現聯系不到車主,或即使聯系到車主車主仍配合不挪車的情況。
2.將固定車位和臨時車位隔離,比如將地下停車場設置為固定車位,地面停車位設置為臨時車位,購買或租賃了固定車位的車輛能夠通過地下停車場的道閘進入地下停車場,而臨時車位無法進入。這種方式雖然能夠有效避免固定車位不被臨時車輛占用,但仍無法杜絕已有固定車位的車輛在地面占用臨時車位的情形。
3.禁止臨時車輛進入。雖然能夠保證小區內的車輛有足夠的車位,但不利于正常訪客的進出。
4.對車位升級改造,比如將地下停車場內的車位由單層改為雙層立體車位,從而擴充停車位數量。然而雙層立體停車位的操作存在一定危險性,若操作不當極易導致車輛或人員受損,因此通常需配備額外的物業人員進行操作或指導;此外,立體車位還需要定期維護,也增加了一定的物業成本。
因此,如何對小區的停車位進行合理利用成為了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小區智能停車系統及方法,以解決現有小區停車難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大數據的小區智能停車系統,所述小區智能停車系統包括:
固定停車場,包括固定停車場出入口道閘和多個固定停車位;所述固定停車場出入口道閘用于識別車牌號并對具有固定車位的車輛放行;所述固定停車位用于停放固定車牌號的車輛,且所述固定停車位與車牌號一一對應;
臨時停車場,包括多個臨時停車位,所述臨時停車位用于停放進入小區的臨時車輛;
用戶終端,用于住戶對自己的固定停車位進行管理;還用于訪客在進入小區前填寫預約信息進行預約,預約信息包括預計到訪時間、預計離開時間、車牌號、聯系方式和訪問住戶門牌號,并在訪客進入小區后進行導航至指定停車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博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德爾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博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博德爾環境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611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