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心血管外科臨床護理用康復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54530.8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6846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7 |
| 發明(設計)人: | 李寧;宮莉莉;曲虹;王瑩;于浩;王宏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3B23/04 | 分類號: | A63B23/04;A63B21/012;A63B23/00;A63B22/06;F25D1/00;F04D29/44;F04D25/08 |
| 代理公司: | 沈陽一諾君科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66 | 代理人: | 劉麗娟 |
| 地址: | 1100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心血管 外科 臨床 護理 康復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心血管外科臨床護理用康復裝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頂部外壁固定有豎板(14),所述豎板(14)的頂部外壁固定有顯示屏(10),所述豎板(14)的外壁開設有調節槽(7),所述調節槽(7)的內壁插接有固定組件(8),所述固定組件(8)的外壁設置有散熱機構(9),所述底板(1)的頂部外壁固定有蓄電池(2)和電動推桿(11),所述電動推桿(11)的活塞桿頂端固定有基塊,基塊的一側外壁固定有固定桿(12),所述固定桿(12)的外壁設置有訓練機構(5),所述訓練機構(5)連接有踩踏機構(3),且訓練機構(5)的外壁設置有調節機構(6),所述底板(1)的頂部外壁固定有扶手(13),且底板(1)的底部外壁固定有滑輪(4),所述訓練機構(5)的外壁設置有調節機構(6);
所述固定組件(8)包括滑塊(804),所述滑塊(804)插接于調節槽(7)的內壁,所述滑塊(804)的內壁轉動連接有底桿(805),所述底桿(805)的一端套接有套桿(806),所述套桿(806)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801),所述固定板(801)的內壁開設有滑軌(802),所述滑軌(802)的內壁插接有肩托(803),所述底桿(805)和套桿(806)的外壁開設有限位孔(807),所述限位孔(807)的內壁插接有插銷(808);
所述散熱機構(9)包括矩形風管(908),所述矩形風管(908)固定于套桿(806)的一側外壁,所述矩形風管(908)的一側外壁套接有出氣管(907),且矩形風管(908)的頂部開設有擋風口,擋風口的內壁插接有插板(909),所述出氣管(907)的一端固定有出風組件;
所述訓練機構(5)包括車輪(501),所述車輪(501)與固定桿(12)貫穿并通過軸承連接,所述車輪(501)的一側外壁固定有齒輪(503),且車輪(501)的內壁設置有輻條(502),所述輻條(502)的外壁固定有速度傳感器(504),所述齒輪(503)的外壁嚙合有鏈條(305),所述車輪(501)的內壁開設有弧形插槽(508),所述輻條(502)的外壁套接有套筒(506),所述套筒(506)的外壁固定有調節扇葉(505),所述調節扇葉(505)的底部外壁固定有插桿(507),所述插桿(507)插接于弧形插槽(508)的內壁;
所述踩踏機構(3)包括安裝桿(304),所述安裝桿(304)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桿(12)的外壁,所述安裝桿(304)的一端通過軸承連接有折桿(302),所述折桿(302)的外壁通過鍵連接有齒盤(301),所述齒盤(301)的外壁與鏈條(305)形成嚙合傳動,所述折桿(302)的兩端套接有踏板(303);
所述調節機構(6)包括支撐桿(601),所述支撐桿(601)的一端固定于固定桿(12)的外壁,所述支撐桿(601)的一端固定有弧形罩(602),所述弧形罩(602)的外壁通過螺紋連接有調節螺栓(607),所述調節螺栓(607)的一端轉動連接有剎車片(603),所述弧形罩(602)的外壁開設有條形孔(604),所述條形孔(604)的插接有提示桿(605),所述提示桿(605)的一端與剎車片(603)固定連接,且提示桿(605)的外壁設置有刻度條(60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心血管外科臨床護理用康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組件包括支架(901),所述支架(901)固定于基塊的頂部外壁,所述支架(901)的一側外通過軸承連接有轉軸(902),所述轉軸(902)兩端固定有鼓風扇葉(905),所述支架(901)的一側外壁固定有風箱(904),所述風箱(904)的頂部外壁套接有進氣管(906),所述風箱(904)的一側外壁與出氣管(907)通過套接連接,所述轉軸(902)的外壁通過鍵連接有導輥(903)。
3.如權利要求1-2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心血管外科臨床護理用康復裝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包括:
S1:將整個康復裝置通過扶手(13)和滑輪(4)移動至患者的床腳位置,通過蓄電池(2)對電動推桿(11)供電,使其工作將固定桿(12)推動至頂端,將踩踏機構(3)和訓練機構(5)跨越床腳進入患者的病床上方,通過控制電動推桿(11)調節踩踏機構(3)的高度,使患者的雙腳踩踏在踏板(303)上;
S2:將固定組件(8)通過將滑塊(804)在調節槽(7)的內壁滑動對其高度調節,通過滑塊(804)和底桿(805)的連接方式翻轉,同時將套桿(806)抽出合適的長度,并將插銷(808)插入到限位孔(807)的內壁中,對底桿(805)和套桿(806)連接成的整體長度進行固定,此時將肩托(803)沿著滑軌(802)的內壁滑動,對患者的肩膀進行固定;
S3:在醫護人員的引導患者開始踩動踏板(303)帶動齒盤(301)轉動,通過鏈條(305)的傳動帶動齒輪(503)轉動,進而帶動車輪(501)轉動,對患者的大腿、小腿以及臀部的肌肉進行訓練,并通過觀察刻度條(606)使調節螺栓(607)插入不同的深度,增加剎車片(603)對車輪(501)的摩擦力,以設置不同的踩踏難度;
S4:車輪(501)轉動時帶動導輥(903)轉動,進而帶動轉軸(902)和鼓風扇葉(905)轉動,此時通過進氣管(906)進氣,出氣管(907)排出氣流從矩形風管(908)的出風口吹出,對患者降溫,可通過下壓插板(909)縮小出風口,減小風力,在車輪(501)的轉動過程中帶動調節扇葉(505)轉動,對剎車片(603)降溫,通過將插桿(507)沿著弧形插槽(508)滑動,使其翻轉不同的角度,調節風阻力,使患者需要使出不同大小的踩踏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總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4530.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