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53374.3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75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3-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澤成;王文廣;周東珊;朱書荻;彭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F11/18 | 分類號: | C01F11/18;C01F11/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華 |
| 地址: | 3123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利用 雙氰胺 廢渣 制備 色母粒 方法 | ||
一種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方法,采用雙氰胺廢渣顆粒作為色母粒的填充劑,所述雙氰胺廢渣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向所述雙氰胺廢渣中加入去離子水,形成懸濁液;步驟二:對所述懸濁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然后過濾,取上清液,得到第一濾渣;步驟三: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乳化劑,制備得到第一乳化液;步驟四:將所述第一乳化液與第二試劑混合,然后過濾,得到反應物;步驟五:將所述反應物烘干,得到所述填充劑;所述第二試劑包括氫氧化鈣。本發明通過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碳酸鈣作為填充劑的方式,具有雙氰胺廢渣再生利用率高、試劑消耗量少、工藝簡單、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工業廢渣再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方法。
背景技術
雙氰胺是由石灰氮經水解、脫鈣、聚合、結晶、過濾、烘干等產生,且在水解、脫鈣階段會產生大量的廢渣。雙氰胺廢渣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干基渣(無水狀態)的粒度為0~0.1mm,為灰黑色粉末。目前,雙氰胺廢渣的堆放占用大量的土地。由于北方干旱、少雨、風多,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而且,雙氰胺生產企業還要為處理廢渣支付一定的費用,雙氰胺廢渣已成為制約雙氰胺生產企業長遠發展的一個“瓶頸”。雙氰胺是最主要的氰胺類產品,且雙氰胺的衍生產品(如咪唑烷等)主要作為合成農藥和醫藥的中間體,因此對于雙氰胺產品的需求量極大。據文獻統計,每生產一噸雙氰胺約產生干基殘渣五噸左右。因此,對于雙氰胺廢渣的再生利用是一項具有長遠意義的研究內容。
現階段,雙氰胺廢渣主要用作水泥添加劑,使用量少且附加值不高,對于雙氰胺廢渣中的鈣沒有很好的利用。
公告號為CN103130428B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利用雙氰胺廢渣、電石渣生產石灰的方法,通過將雙氰胺廢渣、電石渣混合攪拌并壓制成型獲得坯料,將壓制好的坯料送入碳化窯內、并向碳化窯通入尾氣進行碳化及烘干,將碳化烘干后的坯料送入石灰窯進行煅燒以獲得石灰。上述方法利用雙氰胺廢渣、電石渣生產出純度較高的石灰,但是該方法還停留在對雙氰胺廢渣的粗處理階段,目前尚無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應用。
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應用過程中,雖然雙氰胺廢渣中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可以作為填料,但是雙氰胺廢渣本身呈灰黑色,將其作為深色母粒(如黑色、深灰色等)的工藝條件較為簡單,但若將其作為其他淺色母粒的填充劑,則其本身的顏色干擾了色母粒的成色,限制了雙氰胺廢渣在制備色母粒領域的應用。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方法,通過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碳酸鈣作為填充劑的方式,具有雙氰胺廢渣再生利用率高、試劑消耗量少、工藝簡單、成本低的優點。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色母粒的方法,采用雙氰胺廢渣顆粒作為色母粒的填充劑,所述雙氰胺廢渣顆粒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向所述雙氰胺廢渣中加入去離子水,形成懸濁液;步驟二:對所述懸濁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然后過濾,取上清液,得到第一濾渣;步驟三: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乳化劑,制備得到第一乳化液;步驟四:將所述第一乳化液與第二試劑混合,然后過濾,得到反應物;步驟五:將所述反應物烘干,得到所述填充劑;所述第二試劑包括氫氧化鈣。
本發明中利用雙氰胺廢渣制備淺色的填充劑,該填充劑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且該工藝流程幾乎不添加酸、堿等試劑,減少了污染的產生。
作為本發明的進一步優選,所述第二試劑中氫氧化鈣的制備方法包括:S1:向所述第一濾渣中加入酸化液,過濾,得到第二濾渣和混合液;S2:向所述混合液中加入堿液,調節pH范圍為4.0~5.0,過濾,得到溶液;S3:向所述溶液中繼續加入堿液,調節pH范圍為5.0~7.0,過濾,得到氫氧化鈣溶液。
本發明中對在制備碳酸鈣過程中產生的廢渣即本文所述的第一濾渣進行二次利用,二次利用得到的產物可以作為制備碳酸鈣過程中的原料,進一步提高了對雙氰胺廢渣的利用率,節省了成產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浙江亞廈裝飾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337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