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52578.5 | 申請日: | 2021-06-1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34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09 |
| 發明(設計)人: | 楊金龍;黃永飛;田清元;董睿;栗浩羽;何亞敏;王永紅;王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建八局科技建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G21/32 | 分類號: | E04G21/3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王紅藝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東新區中國(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施工現場 洞口 防護 結構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其中防護結構包括:多個凹槽,預留于混凝土結構且位于洞口的內壁;長度可調節的多個防護桿,多個防護桿交叉設置且水平擋設于洞口,防護桿相對兩端分別設于對應的凹槽內進行固定。本發明在洞口內形成洞口防護結構,保證施工的安全性,解決現有技術中洞口防護的施工難度大的問題。防護桿的結構原理類似于圓珠筆的按壓伸縮原理,通過按壓防護桿的端部,使得防護桿縮短,方便設于洞口內,且繼續通過按壓防護桿,使得防護桿伸長,防護桿的端部設于對應的凹槽內進行固定,施工簡便且穩定,方便安裝和拆卸。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建筑施工領域,尤指一種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施工現場中存在一些洞口需要設置防護結構,以保證作業面的施工安全。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預留鋼筋和鋪設模板進行洞口防護,既需要保證洞口一次成型,又要保留鋼筋,還要滿足鋁模可拆,施工難度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及其施工方法,解決現有技術中洞口防護的施工難度大的問題。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包括:
多個凹槽,預留于混凝土結構且位于洞口的內壁;
長度可調節的多個防護桿,多個所述防護桿交叉設置且水平擋設于所述洞口,所述防護桿相對兩端分別設于對應的凹槽內進行固定。
本發明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所述防護桿包括主段和彈性連接于所述主段的兩端的調節段;
所述調節段包括:
以可旋轉的方式插設于所述主段內的第一齒柱,所述第一齒柱和所述主段的端部之間夾設有彈簧,所述第一齒柱設有第一導向槽;
適配于所述第一齒柱的供按壓的第二齒柱,所述第二齒柱設有第二導向槽,所述第二齒柱和所述第一齒柱通過咬合齒咬合連接;
所述主段具有適配于所述第一導向槽和所述第二導向槽的導軌。
本發明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凹槽包括:
多個第一槽,預留于混凝土結構且位于所述洞口相對的兩個第一內壁;
多個第二槽,預留于混凝土結構且位于所述洞口相對的兩個第二內壁,所述第二內壁和所述第一內壁垂直連接。
本發明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防護桿包括:
長度可調節的多個第一桿,所述第一桿的兩端設于所述第一槽內從而水平擋設于所述洞口;
長度可調節的多個第二桿,所述第二桿的兩端設于所述第二槽內從而水平擋設于所述洞口。
本發明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多個第一桿沿著所述洞口的深度方向上下間隔設置;
多個第二桿沿著所述洞口的深度方向上下間隔設置。
本發明還提供一種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在澆筑混凝土結構時,在洞口的內壁預留多個凹槽;
提供長度可調節的多個防護桿,將多個所述防護桿交叉設置且水平擋設于所述洞口,將所述防護桿相對兩端分別設于對應的凹槽內進行固定。
本發明施工現場的洞口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建八局科技建設有限公司,未經中建八局科技建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5257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頂板錨桿鉆機
- 下一篇:一種新型占空比可調的方波發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