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某筒形交叉零件銑加工的裝夾工裝及批量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49847.2 | 申請日: | 2021-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056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立波;遲遠迎;楊進東;龔小林;郎建國;張茜;何哲;劉波;張勇;楊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3Q3/06 | 分類號: | B23Q3/06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云燕春 |
| 地址: | 710025 陜***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某筒形 交叉 零件 加工 工裝 批量 應用 | ||
本發明一種用于某筒形交叉零件銑加工的裝夾工裝及批量應用,屬于機械加工領域;包括底板、V型座、筋板、尾座板、限位板、壓板和頂緊塊;三個筋板相互平行、等間距相對且垂直固定于底板上;V型座為上端開有V型槽的板狀結構,垂直設置于相鄰筋板之間,用于支撐工件的長筒端;尾座板是一側為傾斜壁面的塊狀結構,傾斜壁面與工件正對,并位于工件的長筒端口處;通過頂緊螺釘將頂緊塊與工件的長筒端口壓緊,限制工件的軸向位移;限位板為一側開有兩個并列V型槽的平板,其下板面固定于三個筋板的高端頂部,用于支撐工件的短筒側壁;通過擰緊螺桿將壓板壓緊于工件的外周面。本發明定位一致性高,操作方便,裝夾、生產效率雙提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某筒形交叉零件銑加工的裝夾工裝及批量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不斷發展,對軍工產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提高生產效率已成為各軍工行業一致追求的目標。以某筒形交叉零件為例,如圖1所示,該產品 主要由長筒和短筒兩部分組焊而成,長筒和短筒中心軸線相交形成鈍角角度α。短筒鏜 銑工序主要加工短筒端面和短筒內徑,筒體端面要求水平,端面中心距長筒中心有較 嚴的公差要求,筒體內徑加工至設計要求直徑、深度,短筒內徑以長筒外圓為基準有 較高的對稱度要求。
所述工件原有加工方法如圖2所示,采用臥式裝夾方法,將工件長筒段放置在V型座,長筒封口端與短筒部位分別用螺桿墊鐵支撐,利用定位銷對長筒開口端軸向定位, 定位后使用壓板對工件三個位置分別進行壓緊后,在臥式鏜床上對短筒相關部位進行 加工。此方式主要存在兩處弊端:1)采用單件裝夾、單件加工方式效率低,不適合批 量生產模式;2)定位銷在長筒開口端定位,受長筒、短筒組焊精度的影響,每次定位 狀態不一致,加工前需要對每件工件對刀并調整程序,浪費機床有效加工時間,也降 低生產效率。
發明內容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為了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本發明提出一種用于某筒形交叉零件銑加工的裝夾工裝及批量應用,在該工裝的輔助下,能夠一次完成兩件工件的快速定位和緊固, 實現筒形交叉零件短筒的高效銑加工,工裝可多個聯合使用,達到批量加工的效果, 大幅提高生產效率,保證產品質量一致性。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某筒形交叉零件銑加工的裝夾工裝,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V型座、筋板、尾座板、限位板、壓板和頂緊塊;所示底板位于整個工裝的 底部,用于支撐各部件;
所述筋板為異性平板結構,三個筋板相互平行、等間距相對且垂直固定于底板上,相鄰筋板之間用于安裝待加工工件,構成兩個相同的安裝空間;筋板一端的豎直高度 大于另一端,高的一端對應工件的短筒部分,低的一端對應工件的長筒部分;位于中 間的筋板頂部開有螺紋孔;
所述V型座為上端開有V型槽的板狀結構,垂直設置于相鄰筋板之間,用于支撐工件的長筒端;所述V型槽的槽面從V型座一側板面到另一側板面向下傾斜,傾斜槽面與 工件的長筒端中心軸平行;
所述尾座板是一側為傾斜壁面的塊狀結構,其底面平行固定于底板上,傾斜壁面與所述工件的安裝空間正對,并位于工件的長筒端口處;所述傾斜壁面垂直于工件的 長筒端中心軸,其底邊處設置有臺階,所述臺階上表面與傾斜壁面垂直;
所述頂緊塊為長方體結構,其中兩個相鄰壁面貼合放置于尾座板的傾斜壁面和臺階面上;頂緊螺釘通過螺紋穿過所述尾座板,將頂緊塊與工件的長筒端口壓緊,用于 限制工件在加工過程中沿軸向發生位移;
所述限位板為一側開有兩個并列V型槽的平板,其下板面固定于三個筋板的高端頂 部,使得兩個V型槽正對兩個工件安裝空間,用于支撐工件的短筒側壁;同時保證兩個 V型槽的槽壁垂直于底板;兩個V型槽之間開有螺紋孔;
所述壓板為條形板結構,設置于工件的外周面,用于壓緊工件;多個螺桿分別穿過壓板中部與中間筋板、限位板上的螺紋孔配合安裝,通過擰緊螺桿實現工件長筒與 短筒的定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西安航天動力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49847.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