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耐老化高附著力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49195.2 | 申請日: | 2021-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5748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明(設計)人: | 羅勇;何嶸;屠柏源;龔翔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蜀漢智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13/00 | 分類號: | H01B13/00;H01B1/16;H01B1/22;H01L31/0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張忠慶 |
| 地址: | 621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老化 附著力 高溫 燒結 導電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耐老化高附著力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有機溶劑加入反應器,在攪拌下依次加入流平劑、表面活性劑、消泡劑和增稠劑,加熱,繼續攪拌直至溶解,得到有機載體;將有機載體置于攪拌分散機中,加入玻璃粉和功能添加劑,攪拌然后加入納米銀線,攪拌得到耐老化高附著力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本發明在導電漿料中加入納米銀線,制備的導電漿料不僅能夠提高電池片的電性能,而且其焊接拉力和老化焊接拉力顯著提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導電銀漿的制備方法,具體涉及一種耐老化高附著力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作為制造電子元器件金屬電極的關鍵基礎材料,其應用領域涵蓋計算機與通信設備(如5G基站等)、集成電路與通信顯示、太陽能電池、汽車制造、以及各類消費電子產品等,導電銀漿成本占電子元件材料成本的30%~70%,其性能直接影響到電子元件的技術升級與成本下降。導電銀漿一般是由有機載體,功能性粉體和高溫下粘結作用的玻璃粉組成,是集電子、化工、冶金于一體并具有很高技術附加值的產品,在電子信息產業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的同時,也讓電子導電漿料有了長足發展。導電銀漿是由高純度的金屬銀的微粒、粘合劑、溶劑、助劑所組成的一種機械混和物的粘稠狀的漿料。銀粉是導電銀漿的主要成份,銀粉作為導體漿料其顆粒的立體形態、尺寸、粒度分布等因素直接影響導電、導熱性,目前銀導體漿料主要是采用微米或亞微米銀粉,采用這些導電漿料制備的太陽能電池片的焊機拉力較小,且在150℃老化后的的焊接壓力更低,已經不能滿足新技術的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耐老化高附著力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按重量份,將55~65份有機溶劑加入反應器,在150~180r/min的速度攪拌下依次加入2~8份流平劑、3~6份表面活性劑、1~3份消泡劑和25~38份增稠劑,加熱至75~85℃,繼續攪拌直至溶解,得到有機載體;
步驟二、按重量份,將15~20份有機載體置于攪拌分散機中,加入3~10份玻璃粉和1~3份功能添加劑,在1000~1200r/min下攪拌15~30min,然后加入30~45份納米銀線,在1000~1200r/min下攪拌45~60min,得到耐老化高附著力高溫燒結型導電銀漿;
其中,所述納米銀線的制備方法為:按重量份,取85份聚乙烯吡咯烷酮、0.8~1.2份氯化鉀和2~5份油酸混合,溶解在3000~4000份乙二醇中,以100~120r/min的速度攪拌加熱至150℃后,關閉加熱,向其勻速滴加80~120份硝酸銀的乙二醇溶液,充分反應后降溫至室溫,停止反應,并將得到的反應液加入丙酮中,沉淀,即得納米銀線。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一中,有機溶劑為質量比為1:2:2:1的正丁醇、丁基卡必醇、丁二酸二甲酯和油酸丁酯;所述流平劑為甲基硅油或油酸酰胺;所述表面活性劑為聚山梨酯或聚丙烯酸乙酯;所述消泡劑為聚二甲基硅氧烷;所述增稠劑為質量比為1:2:1的乙基纖維素、環氧樹脂和亞麻油季戊四醇醇酸樹脂。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中,玻璃粉按重量份包括:5~10份二氧化硅、8~12份三氧化二硼、20~30份氧化鉍、5~8份氧化鋯、10~15份三氧化二銻、8~12份氧化鍶、5~8份氧化銅、1~5份五氧化二釩。
優選的是,所述步驟二中,功能添加劑為質量比為1:3:1二甲基錫、二氧化碲和鈦酸四丁酯。
優選的是,所述硝酸銀的乙二醇溶液中硝酸銀與乙二醇的質量體積比為1g:3~4m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蜀漢智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四川蜀漢智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491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