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46705.0 | 申請日: | 2021-06-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103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04 |
| 發明(設計)人: | 劉亮;徐葉文;孫金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州昀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2S20/00 | 分類號: | H02S20/00;H02S20/30;H02S40/00;H02S40/30;H02S10/10;H02S10/20;H02K35/02;F24S3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蘭鋒盛世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羅炳鋒 |
| 地址: | 213172 江蘇省常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面 漂浮 太陽能 發電 設備 | ||
1.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包括電箱(1)、漂浮平臺(2)、側向發電機構(3)和頂部太陽能電池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平臺(2)固定安裝于電箱(1)的側面底部,所述側向發電機構(3)滑動連接于電箱(1)的側面,所述頂部太陽能電池板(4)固定安裝于電箱(1)的頂部;
所述漂浮平臺(2)由漂浮座(201)、緊固板(202)、緊固螺栓(203)、承重網兜(204)和防潮板(205)組成,所述漂浮座(201)固定安裝于電箱(1)的側面底部,所述緊固板(202)設置于漂浮座(201)的底部,所述緊固螺栓(203)螺紋連接于緊固板(202)的上表面,所述承重網兜(204)固定安裝于電箱(1)的底部,所述防潮板(205)固定安裝于漂浮座(201)的側面底部;
所述電箱(1)的正面中部固定連接有液位機構(5),所述液位機構(5)由頂板(501)、液位管(502)、上腔(503)、磁性滑動塊(504)、連通管(505)、下腔(506)、密封塊(507)、升降桿(508)和連接桿(509)組成,所述連接桿(509)固定連接于電箱(1)的正面中部,所述頂板(501)固定連接于連接桿(509)遠離電箱(1)的一端,所述液位管(502)固定連接于頂板(501)的底部,所述上腔(503)開設于液位管(502)的內部頂端,所述磁性滑動塊(504)設置于上腔(503)的內部,所述連通管(505)固定連接于上腔(503)的底部,所述下腔(506)固定連接于連通管(505)的底部,所述密封塊(507)設置于下腔(506)的內部,所述升降桿(508)固定連接于密封塊(507)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位機構(5)的背部中間位置固定連接有永磁條(6),所述電箱(1)的正面左右兩側固定安裝有整流機構(7),所述電箱(1)的內部底端固定安裝有蓄電池(8),所述蓄電池(8)的輸入端與頂部太陽能電池板(4)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向發電機構(3)由滑槽(301)、上滑塊(302)、連接板(303)、斜太陽能板(304)、磁性限位塊(305)、滑動限位塊(306)和下滑塊(307)組成,所述滑槽(301)開設于電箱(1)的左右兩側,所述上滑塊(302)滑動連接于滑槽(301)的內部頂部,所述連接板(303)固定連接于上滑塊(302)遠離電箱(1)的一側,所述斜太陽能板(304)固定連接于連接板(303)遠離上滑塊(302)的一側,所述下滑塊(307)滑動連接于滑槽(301)的內部中部,所述磁性限位塊(305)固定連接于下滑塊(307)的底部,所述滑動限位塊(306)固定連接于上滑塊(302)的頂部,所述斜太陽能板(304)的輸出端與蓄電池(8)的輸入端電性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機構(7)由整流管(701)、螺旋線圈(702)、磁塊(703)和整流器(704)組成,所述整流管(701)固定連接于電箱(1)的正面左右兩側,所述螺旋線圈(702)設置于整流管(701)的內壁,所述磁塊(703)設置于整流管(701)的內部底端,所述整流器(704)固定安裝于整流管(701)的頂部。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緊固板(202)的內部開設有與電箱(1)直徑相等的通槽,所述緊固螺栓(203)等間距對稱螺紋連接于緊固板(202)的上表面,所述防潮板(205)是以三聚氰胺板為基材制作而成。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水面漂浮式太陽能光伏發電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滑塊(302)的頂部與滑動限位塊(306)的底部左側固定連接,所述下滑塊(307)的底部與磁性限位塊(305)的頂部左側固定連接,所述斜太陽能板(304)的輸出端與蓄電池(8)電性連接,所述磁性限位塊(305)與永磁條(6)靠近的一側相互吸引,所述側向發電機構(3)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側向發電機構(3)對稱分布于電箱(1)左右兩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州昀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常州昀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4670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