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海水養殖尾水高效脫氮反應器、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43640.4 | 申請日: | 2021-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18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宋協法;孫佐梁;李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海洋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2F3/00 | 分類號: | C02F3/00;C02F3/28;C02F3/34;H01M8/16;C02F101/30;C02F103/08;C02F103/20 |
| 代理公司: | 青島發思特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江鵬飛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海水 養殖 高效 反應器 系統 方法 | ||
1.一種海水養殖尾水高效脫氮反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反應器本體,以及用于測試反應器本體內脫氮水質的取樣器(9);其中:
反應器本體采用浸沒式固定床,自上而下分為陰極室(1)、陽極室(2),以及位于陰極室(1)與陽極室(2)之間的玻璃棉(4),其中:
陰極室(1),包括盒狀鈦網的陰極,以及位于陰極內的直徑4-6mm的顆粒填料,陰極的上表面部分高于水面,保證足夠的電子受體進入陰極室(1),為還原反應提供場所;陰極內的顆粒填料采用活性炭,陰極將含氮尾水中的硫酸根還原為S2-、S0、S2O32-還原性硫化物;
陽極室(2),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設置的至少三個陽極(6),以及填充于陽極(6)之間的直徑1-2cm的顆粒填料,保證搜集足夠的電子,為氧化反應提供場所;陽極室(2)內的顆粒填料采用火山巖(8),陽極(6)貯存在硫化物中的電子通過銅導線(5)導向陰極,并在陽極(6)合成單質硫,貯存多余電子,并在電子供體不足時臨時充當電子供體;
反應器本體呈封閉的筒狀結構,整體高50cm,其中陰極室(1)高5cm,陽極室(2)高40cm,陰極為高5cm的盒狀鈦網;三個陽極(6)距反應器本體頂部分別為20、35、50cm;
反應器本體側部開設有進水口(3)和出水口(7),其中進水口(3)位于陰極室(1)頂部,出水口(7)位于陽極室(2)的底部;含氮尾水自進水口(3)流入陰極室(1),降解后的脫氮水自出水口(7)流出陽極室(2);
取樣器(9)分為套接的內膽和外殼,內膽的電極與外殼的電極連接,取樣器(9)一端伸入陽極室(2)底部,另一端伸出陰極室(1)頂部;取樣器(9)抽取樣液并送入到微型三維電極反應器中進行電解處理;
陽極(6)與陰極通過外部的銅導線(5)連接,陽極(6)分散的電子傳遞至陽極(6)再由銅導線(5)傳導至陰極,以此形成閉合通路,產生電流;
海水養殖尾水高效脫氮反應方法,具體包括如下步驟:
S1:廢水自陰極室(1)流入陽極室(2),此時易降解有機污染物被去除,所產生的電子被硫酸鹽還原細菌利用,將海水中的硫酸根還原為S2-、S0、S2O32-還原性硫化物;
S2:貯存在還原性硫化物中的電子被硫自養反硝化菌利用,還原海水養殖廢水中的硝酸鹽,從而實現硫自養反硝化為主導的高效脫氮過程;
S3:高效脫氮過程所生成的硫化物抑制其它異養微生物增殖及呼吸代謝,降低脫氮過程中的碳源消耗量,實現低C/N條件下高效脫氮;同時,所耦合的微生物燃料電池陰極陽極通過導線,連接形成閉合通路,產生電流,刺激電活性微生物活性,增強系統對有機物質的降解;
S4:電子供體過剩時,貯存在硫化物中的電子通過外部通路導向陰極室(1),并在陽極室(2)形成生物合成單質硫,貯存多余電子,并在電子供體不足時臨時充當電子供體,保證系統穩定高效的脫氮效率。
2.一種海水養殖尾水高效脫氮反應系統,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海水養殖尾水高效脫氮反應器,包括海水養殖尾水高效脫氮反應器,以及微生物燃料電池耦合系統,以C/N=5-10的碳源添加條件進行啟動,實現硫自養反硝化主導的脫氮過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海洋大學,未經中國海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436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