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反燒熱風爐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41030.0 | 申請日: | 2021-06-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1829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24 |
| 發明(設計)人: | 于玉真;張王康;荊孟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鹽城工學院 |
| 主分類號: | F24H3/08 | 分類號: | F24H3/08;F24H9/00;F24H9/02;F24H9/189;F24H15/33;F23J1/00;F23J11/00;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沈陽銘揚聯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21241 | 代理人: | 姜璐璐 |
| 地址: | 22405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風爐 | ||
一種反燒熱風爐,屬于熱風爐技術領域。由爐體、底座、鼓風機、單片機、儲料倉及爐體內的燃燒室、熱交換器、溫度傳感器構成,所述爐體靠近儲料倉且對應熱交換器的一側爐殼上開有熱風出口,對應另一側連接有鼓風機,所述的熱交換器包括多組并列豎直設置的熱風管、導流罩及粉塵沉降室,所述多組熱風管上方設置具有多個循環空間的導流罩,下方通過第二隔板分隔成多個粉塵沉降室,所述導流罩將相鄰分置于不同粉塵沉降室的熱風管合為同一循環空間形成煙氣循環通道,循環終端的粉塵沉降室連接出煙管道;熱風管上散發的熱氣,由鼓風機吹出,所述料倉下方側壁開有進風口,其上連接有助燃引風機。本發明換熱器多回程換熱,熱效率高,使用壽命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熱風爐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反燒熱風爐。
技術背景
目前,燃料熱風爐主要由燃燒室、換熱器和鼓風機組成,換熱器置于燃燒室上方,燃燒室產生的高溫煙氣,經換熱器換熱產生熱風,由鼓風機吹出。專利號為200320130042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一種正反燒高效節能多功能熱風爐。其結構為:與燃燒室頂部相通的火道設計成正反多回程彎折形通道形式,火道的末端開煙道口接煙囪;火道與火道、火道與爐體之間形成的空間構成風套,風套環繞火道形成左右多回程通道形式,風套外側面開進風口接離心風機,其出風口接供熱風道。該熱風爐增加了熱能爐內停留時間,加大了加熱面積,延長了熱風加熱時間,有效地提高了熱能利用率。但是所述風套需打壓試漏,保證煙塵和熱風各行其道,互不滲透,確保熱風純凈。結構復雜,且程序繁瑣,增加了工人的作業時間。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反燒熱風爐。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明一種反燒熱風爐,由底座、爐體、儲料倉、熱交換器及爐體內的燃燒室構成,所述爐體置于底座上,在對應熱交換器一側的爐殼上且靠近儲料倉開有熱風出口,對應熱交換器的另一側爐殼上連接有鼓風機;
所述燃燒室側壁設置耐火泥墻,且燃燒室與熱交換器一側相通;
所述的熱交換器包括多組并列豎直設置的熱風管、導流罩及粉塵沉降室,所述多組熱風管上方設置具有多個循環空間的導流罩,下方通過隔板分隔成多個粉塵沉降室,所述導流罩將相鄰分置于不同粉塵沉降室的熱風管合為同一循環空間形成煙氣循環通道,循環終端的粉塵沉降室連接出煙管道;熱風管上散發的熱氣,通過鼓風機經熱風出口吹出;所述儲料倉下方側壁開有進風口,其上連接有助燃引風機;
所述爐體內燃燒室下方設置有在排灰時可轉動的爐排。
進一步地,所述爐體的爐殼與熱交換器和燃燒室間形成風道,所述爐殼開有熱風出口的一側開有多個第一進風孔,所述第一進風孔分別對應熱交換器的導流罩、粉塵沉降室及燃燒室位置。
進一步地,所述爐殼上開有的第一進風孔靠近儲料倉側多于出煙口側。
進一步地,所述爐體的爐殼上還開有與燃燒室相通的第二進風孔。
進一步地,所述爐排通過爐體托桿安裝在燃燒室下方,所述爐排包括固定托桿、轉動托桿和多個并列間隔設置的爐條,所述爐條兩端通過轉軸連接在固定托桿和轉動托桿上,在轉動托桿上對應每個爐條位置下方均設置有支撐件,在轉動托桿一端連接有手柄,手柄帶動轉動托桿轉動,帶動其上支撐件支撐爐條沿其轉軸轉動,傾倒爐條上的灰渣。
進一步地,所述爐條上表面開有多個條形槽。
進一步地,所述支撐件為固定在轉動拖桿上的支撐板或凸輪,與爐條接觸。
進一步地,所述爐體燃燒室內設有耐熱U型導向管,兩端固定在燃燒室壁上。
進一步地,所述儲料倉進風口內的側壁上設置有調節風量的擋板。
進一步地,所述爐體對應燃燒室的爐門內側安裝有側爐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鹽城工學院,未經鹽城工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41030.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