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注意力機制的輕量化語義分割模型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38043.2 | 申請日: | 2021-06-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406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9-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霖;楊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T7/10 | 分類號: | G06T7/10;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王燦;周新楣 |
| 地址: | 100089***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注意力 機制 量化 語義 分割 模型 構建 方法 | ||
1.基于注意力機制的輕量化語義分割模型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給定圖像I,對應的真實標簽圖GT,構成訓練集:
步驟1、模型建立,采用AHSP模塊、Channel Attention Sum、Criss-Cross AttentionSum、Channel Split和Concat構建編碼階段,FFM、Channel Attention Sum、Criss-CrossAttention Sum,ReLU函數、Final Prediction構建解碼階段,編碼階段與解碼階段通過Channel Attention Sum連接,得到基于注意力機制的超輕量化語義分割網絡;
步驟2、模型訓練,將訓練集圖像I輸入到注意力機制的超輕量化語義分割網絡中,得到預測圖像,將其與真實標簽圖GT進行對比,計算出交叉熵函數作為損失函數,度量預測值與真實值的誤差;通過反向傳播算法對步驟1定義的網絡模型參數進行迭代優化訓練,訓練到整個模型收斂為止;
步驟3、模型測試,將測試集圖像輸入到訓練好的網絡模型中,得到測試結果;
步驟1中,編碼網絡包括n個階段,以AHSP模塊作為基本模塊,引入Criss-CrossAttention Sum、Channel Split、Concat fuse split,構建相互連接的第一路徑和第二路徑;對訓練集圖像I進行n次下采樣,每個階段輸出特征圖的尺寸為原始尺寸的1/2、1/4、...、1/2n;
第一路徑包括k個AHSP模塊,在第一路徑的第i-th階段的第k-th個模塊的轉換函數表示為輸出為其中,i∈{1,2,3,…,n},k∈{1};
第二路徑包括j個AHSP模塊,在第二路徑的第i-th階段的第j-th個模塊的轉換函數表示為輸出為其中,i∈{1,2,3,...,n},j∈{1,2},Ci是第i-th階段的特征通道數;
第一路徑和第二路徑在每個階段的第一個AHSP模塊輸出特征圖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i∈{1,2,3,...,n},和為步長為2的下采樣;F1×1(·)為卷積核為1×1的卷積網絡轉換函數,Split(·)將接收到的特征圖沿通道維度分割為兩部分,并分別送入和中,得到第一路徑特征信息和第二路徑特征信息;
第二路徑在每個階段的第2個AHSP模塊輸出特征圖的計算公式如下:
其中,i∈{1,2,3,...,n};
步驟1中,解碼網絡包括n個階段,以FFM模塊為基礎,引入Channel Attention Sum、Criss-Cross Attention Sum構成解碼網絡,并引入ReLU函數作為最終的輸出預測結果的激活函數;
FFM模塊的轉換函數為Di(·),輸出的特征圖表示為其中,i∈{1,2,3,…,n};
S'i=F1×1(X) (5)
其中,Si'為下采樣的最終輸出X經過1×1的卷積函數操作后的輸出結果,F1×1(·)為卷積核為1×1的卷積函數,為卷積核為3×3的可分離卷積函數,BatchNorm(·)為批處理歸一化函數;
經過編碼階段得到特征圖輸出為:
則Di的計算公式過程如下:其中i=1,2,…,n-1
其中,Upsample(·,t)表示使用雙線性插值方法以t的系數對特征圖進行采樣,CAM(·)表示使用通道注意力機制,Si”為下一stage的特征圖D經過CAM、上采樣、FFM操作后的輸出;
利用Di通過1×1卷積得到測試結果Pi,具體如下:
Pi=Soft max(Upsample(F1×1(Di),2i)) (10)
其中,Pi∈RH×W為預測的類標簽圖,Soft max(·)為激活函數,i∈{1,2,3,...,n}。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未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804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