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34243.0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8054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1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可心;林濤;王偉;錢江華;馬飛;吳長和;王勁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藍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76 | 分類號: | H01F41/07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師事務所 31272 | 代理人: | 吳軼淳 |
| 地址: | 214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感 器件 電極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到電感器件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包括:步驟S1,將線圈繞制在生胚上,并將線圈兩端的電極引線分別設置在生胚的兩個葉擺上;步驟S2,在兩個葉擺上熱壓形成兩個電極面,在兩個葉擺之間的中柱上熱壓形成一呈凹槽狀的電橋;步驟S3,對步驟S2形成的電感元件的所有表面涂覆樹脂;步驟S4,去除電感元件中電極面的樹脂以及電極引線的漆包線,以制備電感器件的電極。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在制備電極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熱壓形成電橋以保護電極,還能夠控制薄漆尺寸,降低焊錫時的短路風險、提升產品的良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到電感器件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一體成型電感采用冷壓或者熱壓的方式壓制線圈,形成電極。但是常忽視電極壓制成型后,在后續焊接時容易誤操作,導致電極之間以及相鄰不同產品之間因間隔太近容易出現短路等不良,并且現在電子產品向集中化,小型化方向發展,而一體成型電感在電子產品中使用的數量比較多,更容易出現短路等不良。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現提供一種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包括:
步驟S1,將線圈繞制在生胚上,并將所述線圈兩端的電極引線分別設置在所述生胚的兩個葉擺上;
步驟S2,將所述線圈和所述生胚共同置入一模具型腔,向所述模具型腔內填入熱壓磁粉并進行熱壓,以在兩個所述葉擺上熱壓形成兩個電極面,在兩個所述葉擺之間的中柱上熱壓形成一呈凹槽狀的電橋;
步驟S3,對所述步驟S2形成的電感元件的所有表面涂覆樹脂;
步驟S4,去除所述電感元件中所述電極面的樹脂以及所述電極引線的漆包線,以制備所述電感器件的電極。
優選的,預先于所述中柱的表面設置一凹槽;所述步驟S2,根據所述凹槽,熱壓形成對應的所述電橋;
或,
所述中柱的表面水平光滑;所述步驟S2,根據預設的凹槽參數,向所述中柱的表面熱壓以形成所述電橋。
優選的,所述生胚為T型生胚或工字型生胚。
優選的,所述凹槽具有倒角。
優選的,所述倒角為30°~60°
優選的,所述倒角為45°。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厚度為0.01mm~0.1mm。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厚度為0.03mm。
優選的,所述電極與所述電器元件的邊緣距離為0.04mm~0.16mm。
優選的,還包括:
步驟S5,對所述電感元件進行清洗,并電鍍。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在制備電極的過程中,不僅能夠熱壓形成電橋以保護電極,還能夠控制薄漆尺寸,降低焊錫時的短路風險、提升產品的良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中,電感器件的電極制備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中,電感器件的正視剖面圖;
圖3為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中,電感器件的俯視剖面圖;
圖4為本發明優選實施方式中,步驟S5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藍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無錫藍沛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42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