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新型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32015.X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3146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9-03 |
| 發明(設計)人: | 劉義宏;耿峰;熊飛;易萬;李沁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一五研究所宜昌分部 |
| 主分類號: | A24B3/14 | 分類號: | A24B3/14;A24B15/18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余山 |
| 地址: | 443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新型 二合一 煙草 薄片 制造 工藝 | ||
一種新型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工藝,在進行煙草薄片制絲時,包括步驟1:進行漿料制作,將煙葉原料進行除雜處理后再粉碎,通過擠壓式高速混合攪拌機將粉料和液料充分攪拌;步驟2:進行稠漿法澆筑制片,通過稠漿法澆筑制片機進行制片,利用澆筑盒將漿料均勻涂鋪在鋼帶上,使形成指定厚度、指定寬度的薄片;步驟3:進行第一次烘干處理,將初步形成的薄片進行第一次烘干,使水分含量降到指定值等步驟;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煙絲生產工藝中薄片成型差、強度低、填充值低的技術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新型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工藝。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煙葉加工的機械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新型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工藝。
背景技術
在煙草生產加工中,稠漿法的制作工藝早在德國已經開始出現,此前國內的稠漿法煙機設備完全依賴進口,這將導致當前煙草薄片的制作成本大大增加,一定層度上阻礙了國內煙草行業的發展速度。因此稠漿法技術在國內占有一定的技術領導地位,但單純依賴稠漿法煙草薄片制作工藝在煙草制品的研發上還不夠,為了提高薄片的生產質量和技術參數指標。
申請公布號為CN108208917A的專利文獻公開的一種新型煙草制品專用薄片的制備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驟:1 )將煙葉粉碎成為煙粉;2 )將煙粉與水在均質反應釜中進行充分混合;3 )稱取外加纖維,采用盤磨打漿,再經過均質泵分散后加入均質反應釜中與步驟2 )中物料混合均勻;4 )稱取霧化劑,加入均質反應釜與步驟3 )中物料混合均勻;5 )稱取膠黏劑,并配制成為2%濃度的溶液:6 )將步驟5 )中配制好的溶液加入均質反應釜與步驟4 )中物料混合均勻;7 )將步驟6 )中混合好的物料采用真空干燥設備進行脫水;8 )將步驟7 )中脫水后的物料采用輥壓機成型,經過干燥、切絲,制備成加熱不燃燒煙草制品。它將稠漿法和輥壓法進行有機結合,解決原料的混合均勻性問題。
上述這類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為:單純的輥壓法薄片制造工藝在前期的漿料制備階段無法達到新型煙草的工藝標準,其外加纖維含量較低,物料混均勻性較差,導致煙絲成品的工藝配方受限制。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傳統煙絲生產工藝中薄片成型差、強度低、填充值低的技術問題,而提供的一種新型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工藝。
一種新型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工藝,在進行煙草薄片制絲時,采用以下步驟:
步驟1:進行漿料制作,將煙葉原料進行除雜處理后再粉碎,通過擠壓式高速混合攪拌機將粉料和液料充分攪拌;
步驟2:進行稠漿法澆筑制片,通過稠漿法澆筑制片機進行制片,利用澆筑盒將漿料均勻涂鋪在鋼帶上,使形成指定厚度、指定寬度的薄片;
步驟3:進行第一次烘干處理,將初步形成的薄片進行第一次烘干,使水分含量降到指定值;
步驟4:進行鏟刮脫片處理,利用氣壓式脫片機將經過烘干附著在鋼帶上的薄片進行鏟刮脫落;
步驟5:進行輥壓法制片,將初步烘干的薄片進行再輥壓處理,進過二次加工處理后的薄片;
步驟6:進行第二次烘干處理,將輥壓處理后的薄片進行烘干,使其水分再次減少至指定值;
步驟7:進行切片切絲處理和冷卻卷曲處理,將最終的薄片成品進行分步切片切絲和冷卻卷曲。
在步驟3中,使水分含量降到25%~30%;
在步驟6中,使水分含量降至10%~15%。
它采用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裝置執行所述工藝,稠漿、輥壓二合一煙草薄片制造裝置包括漿料制備階段,漿料制備階段的出料端與稠漿法澆筑制片階段的進料端連接,稠漿法澆筑制片階段的出料端與薄片初步烘干階段的進料端連接,薄片初步烘干階段的出料端與脫片處理階段的進料端連接,脫片處理階段的出料端與薄片輥壓處理階段的進料端連接,薄片輥壓處理階段的出料端與薄片二次烘干階段的進料端連接,薄片二次烘干階段的出料端與切片切絲處理階段的進料端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一五研究所宜昌分部,未經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七一五研究所宜昌分部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2015.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