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BFD檢測模式的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31957.6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2891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6 |
| 發明(設計)人: | 沈玨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43/0811 | 分類號: | H04L43/0811;H04L43/12;H04L41/06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楊春香 |
| 地址: | 310052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bfd 檢測 模式 切換 方法 裝置 設備 | ||
本申請提供一種BFD檢測模式的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該方法包括:獲取第一網關與第二網關之間的橫向鏈路狀態;若所述橫向鏈路狀態為連接狀態,則確定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BFD檢測模式為BFD雙活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一網關和所述第二網關采用所述BFD雙活模式檢測所述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鏈路是否故障;若所述橫向鏈路狀態為斷開狀態,則確定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BFD檢測模式為BFD主備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一網關和所述第二網關采用所述BFD主備模式檢測所述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鏈路是否故障。通過本申請的技術方案,可以得到準確的故障檢測結果,不會得到錯誤的故障檢測結果,避免業務流量的長時間中斷,將業務斷流影響降到最低。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BFD檢測模式的切換方法、裝置及設備。
背景技術
網絡云通過虛擬化、云計算、微服務、容器化等技術實現業務云化,讓運營商更加靈活地根據業務及客戶需求部署應用,能夠更快地響應市場變化和客戶要求。通過引入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軟件定義網絡)和VXLAN(Virtual eXtensible LAN,可擴展虛擬局域網絡),可以提供整網的智能動態管控,實現NFV(Network FunctionsVirtualization,網絡功能虛擬化)的快速部署,內部網絡連接的自動配置,網絡硬件靈活調度,提高網絡收斂速度,提供大規模組網能力,故障快速檢測,并能夠為不同資源需求提供多種帶寬、時延、連接數和安全隔離服務,進一步適配未來5G業務的持續擴展。
在網絡云的組網結構下,通常會部署雙活網關,即部署兩個網關,這兩個網關配置有相同的網關地址,可以實現負載分擔,當一個網關故障時,另一個網關繼續正常工作,流量可以不感知切換,避免單點故障對網絡的影響。
BFD(Bidirectional Forwarding Detection,雙向轉發檢測)是一個通用的、標準化的、介質無關和協議無關的快速故障檢測機制,用于檢測鏈路是否故障,保證設備之間能夠快速檢測到鏈路故障,以便能夠及時采取措施,保證業務持續運行,能夠為各種上層協議(如路由協議)快速檢測鏈路的故障。
在雙活網關的組網結構下,可以檢測網關與目標設備之間的鏈路是否故障,但是,由于兩個網關配置有相同的網關地址,因此會得到錯誤的故障檢測結果。比如說,網關1向目標設備發送BFD檢測報文,而目標設備將BFD檢測報文返回給網關2,導致網關1沒有接收到BFD檢測報文,并確定鏈路故障,但是,實際上鏈路并沒有發生故障,也就是說,得到了錯誤的故障檢測結果。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一種雙向轉發檢測BFD檢測模式的切換方法,應用于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與第一網關和第二網關分別連接,所述第一網關與所述第二網關配置有相同的網關地址,所述方法包括:
獲取所述第一網關與所述第二網關之間的橫向鏈路狀態;
若所述橫向鏈路狀態為連接狀態,則確定所述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BFD檢測模式為BFD雙活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一網關和所述第二網關采用所述BFD雙活模式檢測所述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鏈路是否故障;
若所述橫向鏈路狀態為斷開狀態,則確定所述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BFD檢測模式為BFD主備模式,并控制所述第一網關和所述第二網關采用所述BFD主備模式檢測所述網關地址與目標設備之間的鏈路是否故障。
示例性的,所述獲取所述第一網關與所述第二網關之間的橫向鏈路狀態,包括:獲取所述第一網關與所述第二網關之間的橫向鏈路的參考數據,所述參考數據包括所述第一網關的IP地址、所述第一網關上與第二網關連接的接口信息、所述第二網關的IP地址、所述第二網關上與第一網關連接的接口信息;
獲取所述第一網關的LLDP信息,所述LLDP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網關與鄰居設備之間的鏈路狀態;從所述LLDP信息的所有鏈路狀態中查詢所述參考數據對應的目標鏈路狀態,基于所述目標鏈路狀態確定該橫向鏈路的連通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195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