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實現空間信號平移與縮放不變性的編碼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31633.2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980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4 |
| 發明(設計)人: | 程振波;劉星光;沈正圓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00 | 分類號: | G06K9/00;G06N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周紅芳;朱盈盈 |
| 地址: | 31001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實現 空間 信號 平移 縮放 不變性 編碼 方法 | ||
1.一種實現空間信號平移與縮放不變性的編碼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昆蟲的大腦結構,設計包含采樣、重編碼及稀疏投影計算過程的神經編碼方式,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對輸入信號的目標M執行隨機采樣與重編碼計算,得到目標的中間表示C;
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1.1)信號以矩陣S的方式表示,其中矩陣S包含目標M;
步驟1.2)目標M包括m個元素,也就是M=[(x1,y1),(x2,y2),…(xm,ym)],(xi,yi)表示元素在信號矩陣S中的坐標;
步驟1.3)比較采樣數t與元素個數m的大小;如果m大于t則直接執行步驟1.4);否則,需先對M在信號矩陣中執行膨脹操作,使得信號矩陣元素總數等于t,即在不改變目標信號M的基礎上,擴充其在信號矩陣上元素數量;
步驟1.4)對目標M的元素隨機采樣t次,其中每一個元素(xi,yi)被采樣到的概率相等,均為1/m;采樣的元素Ii按照采樣的先后順序置于集合P中,P=[I1,I2,…,It]。
步驟1.5)對集合P中的元素進行重編碼:
步驟1.5.1)根據P中的橫坐標xi對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進行遞增或遞減排序,得到遞增排序后的新坐標集合:
其中,si是對集合P中橫坐標xi進行重新排序的下標,分別提取PX中的所有橫坐標和縱坐標進而得到兩個一維列向量
步驟1.5.2)根據對P中縱坐標yi對集合中的所有元素進行遞增或遞減排序,得到遞增排序后的新坐標信息集合:
其中,oi是對集合P中縱坐標yi進行重新排序的下標,再分別提取PY中的所有橫坐標和縱坐標進而得到兩個一維列向量
步驟1.6)對1.5.1)和1.5.2)中的4個向量與進行歸一化處理;采用(0,1)標準歸一化的方式,對于任意坐標集合E,其元素歸一化的結果如公式1所示:
其中xnew表示歸一化后的坐標結果,其中xi表示原始坐標,MinE表示坐標集合中最小的元素,MaxE表示坐標集合中最大的元素;
歸一化處理后將橫坐標集合X與縱坐標集合Y進行連接分別得到與
步驟1.7)將CodeX與CodeY共同作為目標信號M的中間表示向量C為:
其中q1,q2,…,q4t表示CodeX與CodeY中的元素;
步驟2)對目標的中間表示C利用單層神經網絡進行稀疏編碼,最終得到目標的特征表示O;
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2.1)將目標的中間表示向量C作為輸入,將它記為包含4t個神經元的一維列向量:I=[q1,q2,…,q4t]T;
步驟2.2)確定輸入層I與編碼層Y神經元之間的連接矩陣W,輸入層的神經元與編碼層的神經元以概率p=0.1相連,即它們之間的連接有90%的概率取值為0,而非0值則按照標準高斯分布隨機賦值;
步驟2.3)編碼層神經元的活性按Y計算;其中,編碼層神經元是否發放將根據Y=WI計算出的活性值來決定,設定閾值ε,如果Y中某個神經元活性值大于ε的神經元將被激活,而小于ε的神經元將處于靜息狀態,激活狀態的神經元其輸出取值為1,而靜息狀態神經元其輸出取值為0,取定0或1的向量作為目標的特征表示O。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大學,未經浙江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1633.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