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電催化甲醇氧化的負載型超細PtCoP三元合金納米顆粒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630785.0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37334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峰;周明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氫新能(北京)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22C19/07 | 分類號: | C22C19/07;C22C5/04;B22F9/24;B22F1/054;C25B11/089;C25B11/054;C25B11/065;C25B3/23;C25B3/07;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權律師事務所 11399 | 代理人: | 趙銀萍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路98號***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電催化 甲醇 氧化 負載 型超細 ptcop 三元 合金 納米 顆粒 及其 制備 方法 | ||
1.一種用于電催化甲醇氧化的負載型超細PtCoP三元合金納米顆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在包括去離子水、酸化碳管、水溶性的鉑源物質、水溶性的鈷源物質、水溶性的磷源物質、水溶性的還原劑的水性體系中進行反應;所述水溶性的磷源物質和還原劑均為次磷酸二氫鈉;
所述水溶性的鉑源物質為氯鉑酸;
所述水溶性的鈷源物質為氯化鈷;
進行反應的水性體系的pH為7-11;
所述水性體系中,所述酸化碳管、鉑源物質中的鉑、和次磷酸二氫鈉的比例為100mg:0.2mmol:0.1-0.3mmol;
包括以下步驟:
S1,酸化碳管與去離子水混合后,與氯鉑酸溶液混合;
S2,與氯化鈷溶液混合;
S3,逐滴加入次磷酸二氫鈉溶液;
S4,調節反應體系的pH,加熱回流進行還原反應;
S5,冷卻、抽濾、干燥、研磨獲得成品;
S1步驟中,所述酸化碳管、去離子水和氯鉑酸溶液的量為:所述酸化碳管70~120 mg,所述去離子水10~30 mL,所述氯鉑酸溶液濃度為0.01~0.05 mol·L-1,所述氯鉑酸溶液加入量為7~15 mL;
S2步驟中,所述氯化鈷溶液濃度為0.1~0.3 mol·L-1,所述氯化鈷溶液的加入量為0.5~1.5 mL;
S3步驟中,以S2步驟得到的混合液計,所述次磷酸二氫鈉溶液的加入量為0.05~0.2mol·L-1。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進行反應的水性體系的pH為10。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體系中,所述酸化碳管、鉑源物質中的鉑、和次磷酸二氫鈉的比例為100mg:0.2mmol:0.2mmol。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驟和S2步驟中,所述混合均為超聲分散混合。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驟中,所述加熱回流為在85-95℃溫度下回流反應8-11h。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驟中,通過泵入堿液來調節反應體系的pH,通過以下公式來預測反應體系的pH值用以控制泵入堿液的流速,從而實現精準控制反應體系的實時pH值:
;
其中,,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驟在帶攪拌的反應釜中進行,通過衰減曲線法對PID參數整定來控制攪拌裝置的電壓值,如下式:
;
其中,衰減比例為(2.5-3):1,Kc為25-35,震蕩周期Tp為10-15min,采樣周期Ts為0.001Tp,積分時間Ti為0.2Tp,微分時間Td=0.1Tp。
8.根據權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得到的負載型超細PtCoP三元合金納米顆粒。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氫新能(北京)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中氫新能(北京)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30785.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