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焦鏡頭及攝像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29647.0 | 申請日: | 2021-06-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32606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12 |
| 發明(設計)人: | 林俊秀;大森圭介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騰龍 |
| 主分類號: | G02B15/14 | 分類號: | G02B15/14;G02B15/163;G02B15/173;G02B15/20;G03B30/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雪梅 |
| 地址: | 日本國埼玉縣埼***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變焦鏡頭 攝像 裝置 | ||
課題在于,提供重心位置的變動小的緊湊的變焦鏡頭及攝像裝置。解決手段在于一種變焦鏡頭,從物側起依次具有: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鏡組(G1)、具有負的光焦度的第2透鏡組(G2)、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鏡組(G3)、具有負的光焦度的第4透鏡組(G4)、以及第5透鏡組(G5),在變倍時,相鄰的透鏡組的間隔變化,所述第1透鏡組(G1)相對于像面被固定,所述第3透鏡組(G3)及所述第5透鏡組(G5)向與所述第2透鏡組(G2)不同的方向移動,變焦鏡頭滿足規定的數學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變焦鏡頭及攝像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對數字相機的高畫質的需求而引起攝像元件大型化、以及無反射鏡相機等導致法蘭距縮短,日益需要光學系統小型化。另外,搭載于無人機等移動體的相機也日益普及,為了在移動時也實現穩定的攝影,需要在變焦時重心位置的變動少的變焦鏡頭。
作為實現小型化的變焦鏡頭,已知在最靠物側具備具有正的光焦度的透鏡組的正導型的變焦鏡頭(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至專利文獻3)。
在先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國際公布第2016/157340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2-113182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4-215434號公報
發明內容
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在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變焦鏡頭中,在變倍時第1透鏡組移動,因此在變倍時變焦鏡頭的重心位置大為變動。在將該變焦鏡頭作為搭載于無人機等移動體的相機用的變焦鏡頭的情況下,難以抑制移動體的重心位置的變動。
在專利文獻2及專利文獻3所記載的變焦鏡頭中,在變倍時第1透鏡組被固定。但是,變倍時的第3透鏡組相對于第2透鏡組的移動量、或者第5透鏡組相對于第2透鏡組的移動量并不恰當,因此隨著這些透鏡組的移動,變焦鏡頭的重心位置大為變動。在將這些變焦鏡頭作為搭載于無人機等移動體的相機用的變焦鏡頭的情況下,也難以抑制移動體的重心位置的變動。
于是,本發明的課題在于,提供變倍時的重心位置的變動小的緊湊的變焦鏡頭及攝像裝置。
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所涉及的變焦鏡頭的特征在于,從物側起依次具有: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1透鏡組、具有負的光焦度的第2透鏡組、具有正的光焦度的第3透鏡組、具有負的光焦度的第4透鏡組、以及第5透鏡組,
在變倍時,相鄰的透鏡組的間隔變化,所述第1透鏡組相對于像面被固定,所述第3透鏡組及所述第5透鏡組向與所述第2透鏡組不同的方向移動,
所述變焦鏡頭滿足下式:
0.01<|M3/M2|<1.34·····(1)
0.61<|M5/M2|<1.81·····(2)
其中,
M2:所述第2透鏡組從廣角端到遠攝端的移動量
M3:所述第3透鏡組從廣角端到遠攝端的移動量
M5:所述第5透鏡組從廣角端到遠攝端的移動量。
另外,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所涉及的攝像裝置的特征在于,具備上述變焦鏡頭、以及將由該變焦鏡頭形成的光學像轉換為電信號的攝像元件。
發明效果
根據本發明,能夠提供變倍時的重心位置的變動小的緊湊的變焦鏡頭及攝像裝置。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騰龍,未經株式會社騰龍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2964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