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627449.0 | 申請日: | 2021-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784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8-20 |
| 發明(設計)人: | 費麗坤;魯建國;施舒婷;錢海波;許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C12Q1/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陽聯合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金方瑋 |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模擬 感染 傷口 用于 抗菌 敷料 效果 測試 模型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及方法,模型包括:放置用于模擬人體組織的基質的傷口感染模擬室,卡接于傷口感染模擬室瓶口并位于基質上方的敷料放置室,設置于敷料放置室下并用于模仿感染傷口的通孔,設置于敷料放置室上的密封蓋;本發明通過結構設計能夠準確模擬出不同程度的感染傷口,再配合測試方法實現客觀定量的評價用于不同感染傷口的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敷料生產領域,特別是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及方法。
背景技術
傷口感染指無菌傷口和輕度沾染傷口因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病原體侵入所引起的局部組織和全身性炎癥反應,一般分為急性傷口感染和慢性傷口感染。急性傷口感染一般由單一微生物引起,而慢性傷口感染常涉及多種病原體。
感染會使傷口情況復雜化和延遲愈合過程,近來的研究表明微生物生物膜的存在,相比于浮游細菌,對于慢性傷口的發生和發展起著更顯著的作用。超過90%的慢性傷口有生物膜的感染,而急性傷口中也有6%有生物膜。生物膜的自我保護能力和毒性似的完全從慢性感染的傷口床將其清除變得極其困難。
敷料是覆蓋于創面,為創面提供機械保護屏障,用于吸收或引流創口分泌物,從而控制創面的微生物環境,能直接或間接促進創口愈合。醫用敷料種類繁多,早期有紗布、棉墊等傳統敷料。近年來隨著對“濕潤創口愈合”理論的認可,以及各類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快速發展,各類合成敷料、生物敷料等多種功能化、多樣化的新型敷料得到廣泛應用,典型代表各類泡沫敷料、藻酸鹽敷料,目前抗菌敷料大部分為含銀敷料。
目前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性能的體外檢測方法一般為擴散法、奎因法、最大抑菌濃度(MIC)法、燒瓶振蕩法及浸漬法等。前三種為定性的方法,后兩種為定量方法。這些方法的缺陷在于:(1)無法準確模擬不同程度的感染傷口,如急性感染傷口一般為感染浮游菌,而慢性傷口80%感染為生物膜。(2)無法準確客觀評價出,用于不同感染的傷口敷料的抗菌效果。市場需要一種能夠準確模擬出不同程度的感染傷口,客觀定量的評價用于不同感染傷口的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本發明解決這樣的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及方法,本發明通過結構設計能夠準確模擬出不同程度的感染傷口,從而實現客觀定量的評價用于不同感染傷口的抗菌敷料的抗菌性能。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發明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包括:放置用于模擬人體組織的基質的傷口感染模擬室,卡接于傷口感染模擬室瓶口并位于基質上方的敷料放置室,設置于敷料放置室下并用于模仿感染傷口的通孔,設置于敷料放置室上的密封蓋。
前述的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通孔為圓形孔,圓形孔的直徑模擬感染傷口的大小。
前述的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密封蓋為繃帶、紗布或透明敷貼。
前述的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還包括:延伸于所述敷料放置室并卡接于傷口感染模擬室上的可移動式阻隔件。
前述的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模型,可移動式阻隔件為阻隔板。
一種模擬感染傷口用于抗菌敷料抗菌效果測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模型滅菌后,備用;
模型包括:放置用于模擬人體組織的基質的傷口感染模擬室,卡接于傷口感染模擬室瓶口并位于基質上方的敷料放置室,設置于敷料放置室下并用于模仿感染傷口的通孔,設置于敷料放置室上的密封蓋;
步驟二,準備基質液;
步驟三,準備中和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振德醫療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2744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