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627230.0 | 申請日: | 2021-06-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28738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黃鈺鈴;薛萬來;馬慧娟;楊青瑞;彭文啟;駱輝煌;蔣艷;莫晶;陳冬紅;王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A01B79/00 | 分類號: | A01B79/00;A01B79/02;C09K17/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華智誠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 地址: | 100048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沙質 河道 基質 生態(tài) 改良 方法 | ||
1.一種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包括礫石河段基質改良和細沙質河段基質改良,其特征在于,所述礫石河段基質改良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將粒徑為1~4mm的細沙填充至礫石河段的礫石孔隙之間,形成基底層;
(2)基底層改良:按3500~4000mL/m2的用量向基底層上噴施菌液,噴完后晾滲1~3h,再按4000~5000mL/m2的用量噴施膠結液,噴完后晾滲10~15h;隨后重復前述噴施菌液和膠結液的操作2~4次;所述的菌液為高產脲酶的細菌的水溶液;所述膠結液為氯化鈣和尿素的水溶液,并且溶液中氯化鈣和尿素的濃度相同,均為1~2mol/L;先通過水浸的方式將基底層中的空氣排出,再噴施菌液和膠結液;
(3)鋪設養(yǎng)護層:在改良后的基底層上鋪設厚度為10~30cm的養(yǎng)護層,所述養(yǎng)護層由養(yǎng)護料鋪設而成,所述養(yǎng)護料由生物炭、促生劑和粒徑為1~4mm的細沙復配而成,所述養(yǎng)護料中生物炭和促生劑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18~25%和0.5~2%;
(4)加固處理:按800~1200mL/m2的用量向基質層上噴施菌液,噴完后晾滲2~5h,再按1500~2000mL/m2的用量噴施膠結液,噴完后覆膜12~16h,完成礫石河段基質生態(tài)改良;所用菌液和膠結液同步驟(2);
所述細沙質河段基質改良包括以下步驟:
(1)預處理:將沙質河道表層厚度為10~20cm的原沙鏟除;
(2)鋪設基質層:在預處理后的河道上鋪設厚度為10~20cm的基質層,所述基質層由基料鋪設而成,所述基料由沸石、陶粒、礫石和原沙復配而成,所述基料中原沙的質量百分比為78~85%;
(3)鋪設養(yǎng)護層:在基質層上鋪設厚度為10~30cm的養(yǎng)護層,所述養(yǎng)護層由養(yǎng)護料鋪設而成,所述養(yǎng)護料由生物炭、促生劑和原沙復配而成,所述養(yǎng)護料中生物炭和促生劑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18~25%和0.5~2%;
(4)加固處理:按600~1000mL/m2的用量向基質層上噴施菌液,噴完后晾滲2~5h,再按800~1200mL/m2的用量噴施膠結液,噴完后覆膜12~16h,完成沙質河道生態(tài)改良;所述菌液為高產脲酶的細菌的水溶液;所述膠結液為氯化鈣和尿素的水溶液,并且溶液中氯化鈣和尿素的濃度相同,均為1~2mol/L。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礫石河段基質改良的步驟(2)中菌液和膠結液分別噴施4次,菌液每次噴施量均為3800mL/m2,膠結液每次噴施量均為4500mL/m2。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料中沸石、陶粒和礫石的質量之比為5~10:5~10:15~25。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沸石、陶粒和礫石的粒徑為20~40mm。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yǎng)護料中生物炭和促生劑的質量百分比分別為20%和1%。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促生劑包括以下質量份的組分:
磷酸鹽鎂粉2~5份,尿素1~3份,吲哚-3-乙酸0.1~0.3份,蔗糖0.3~0.5份和磷酸二氫銨1~3份。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沙質河道基質生態(tài)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礫石河段基質改良步驟(4)加固處理時菌液噴施量為1000mL/m2,膠結液噴施量為1800mL/m2;細沙質河段基質改良步驟(4)加固處理時菌液噴施量為800mL/m2,膠結液噴施量為1000mL/m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未經(jīng)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62723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